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618章 大明憨趣:宫束班的耍坛传奇

第618章 大明憨趣:宫束班的耍坛传奇(2 / 2)

【幕启:内务府,刘公公坐在桌前,一脸阴沉。旁边站着几个神色谄媚的其他艺人,正在向刘公公说着什么。】

艺人甲(满脸堆笑,添油加醋地说):公公,您可不知道,宫束班那群人可傲着呢!表演完就到处吹嘘,说这次能得赏全靠他们自己,根本没把公公您放在眼里。

艺人乙(连忙附和):是啊,是啊,他们还说,以后这皇宫里的表演,就该他们说了算,其他艺人都得靠边站。

【刘公公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啪” 地一拍桌子。】

刘公公(怒目圆睁):反了他们了!一群憨货,刚有点成绩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另一边,宫束班住处,众人还沉浸在表演成功的喜悦中,有说有笑地谈论着。】

王二(兴奋地手舞足蹈):这次可真是出了大风头,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有更多机会在皇上面前表演呢!

李四(笑着点头):是啊,这几个月的苦没白吃,以后可得更努力,可不能丢了咱耍花坛的脸。

【这时,刘公公带着几个小太监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众人见状,赶紧起身行礼。】

刘公公(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哟,都在呢,看来是得意得很啊。

张三(察觉到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问):公公,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我们哪儿做得不好,您尽管说。

刘公公(瞪了张三一眼):做得不好?你们可太会做了!恃宠而骄,目无尊长,眼里还有没有规矩?

【众人一脸茫然,互相看着,不知道刘公公为什么突然发这么大的火。】

王二(忍不住问):公公,我们真不知道哪儿做错了,您给个明示吧。

刘公公(指着王二的鼻子):还敢顶嘴?你们到处炫耀,贬低其他艺人,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今天,就得给你们点教训!

【说完,刘公公下令让小太监们对宫束班众人进行责罚,众人被按在地上,挨了一顿板子。疼得他们龇牙咧嘴,但都强忍着没有出声。】

【责罚完后,刘公公甩了甩袖子,带着小太监们离开了。宫束班众人艰难地爬起来,满脸委屈和愤怒。】

李四(咬着牙,气愤地说):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使坏,我们什么时候说过那些话了?

王二(揉着屁股,一脸懊恼):都怪我,那天表演完是有点得意忘形了,可也没说那些冒犯人的话啊。

张三(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咱们被人算计了。以后行事可得小心点,不能再给人可乘之机。

【众人默默点头,心中满是不甘和担忧,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

第五幕:化解危机

时间:几日后

地点:皇宫花园

人物:宫束班众人、一位善良的宫女、皇帝

【幕启:皇宫花园,景色宜人,花草繁茂。宫束班众人在花园一角练习耍花坛,他们的技艺越发娴熟,动作流畅而精彩。】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皇帝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散步至此。】

皇帝(饶有兴趣地停下脚步):这不是上次表演耍花坛的那群小伙子吗?今日怎么在此练习?

张三(连忙跪地行礼,众人也跟着跪下):回陛下,我等闲暇之余,便在此练习技艺,望能有所精进,为陛下献更精彩表演。

皇帝(微笑着点头):好,好,起来吧,就在这儿表演一番,让朕瞧瞧你们的进步。

【宫束班众人不敢怠慢,立刻开始表演。他们拿出看家本领,将耍花坛的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花坛、大缸和酒瓮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旋转自如,配合默契,让人眼花缭乱。】

皇帝(看得目不转睛,不时鼓掌叫好):妙,妙啊!你们这技艺真是越发精湛了,不愧是朕看中的艺人。

【表演结束,众人再次跪地谢恩。这时,一位善良的宫女犹豫了一下,上前几步,跪地说道。】

宫女(壮着胆子):陛下,奴婢有话要说。宫束班众人都是忠厚老实之人,之前被责罚实属冤枉。是有人嫉妒他们得宠,在刘公公面前搬弄是非,才让他们受了委屈。

【皇帝听后,脸色一沉,眼神中透露出威严。】

皇帝(冷冷地说):竟有此事?来人,传刘公公。

【很快,刘公公匆匆赶来,看到皇帝脸色不好,心中暗叫不好,赶紧跪地请安。】

皇帝(怒声问道):刘公公,你可知罪?有人在朕面前告状,说你听信谗言,责罚了无辜的宫束班众人。

刘公公(吓得浑身发抖,连忙磕头):陛下,老奴知错,老奴是被小人蒙蔽了双眼,一时糊涂,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冷哼一声):哼,糊涂?身为内务府总管,如此不辨是非,滥用职权,该当何罪?来人,将刘公公拖下去,杖责五十,以儆效尤。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也一并严惩。

【刘公公被拖下去,其他心怀不轨的艺人也被抓了起来。宫束班众人心中的委屈终于得以洗刷,他们感激地看着皇帝。】

张三(激动地说):陛下圣明,为我等做主,我等定当肝脑涂地,报答陛下恩情。

皇帝(摆摆手):起来吧,以后好好练习技艺,若再有这般冤屈,尽管向朕禀报。

【从那以后,宫束班获得了更多表演机会,他们的耍花坛技艺也越来越精湛,成为了皇宫中最受欢迎的表演团体之一。而他们憨厚老实、坚韧不拔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

第六幕:传承与成长

时间:多年后

地点:皇宫、民间

人物:宫束班众人、新一代耍花坛艺人

【幕启:皇宫内,一场盛大的庆典正在举行。宫束班众人再次登上舞台,他们的动作更加娴熟、流畅,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台下,皇室成员、大臣们和众多百姓看得如痴如醉,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表演结束后,皇帝走上前,对宫束班众人进行嘉奖。】

皇帝(满脸笑容,赞赏道):你们多年来为宫廷表演尽心尽力,这耍花坛技艺越发精湛,为我朝增添了不少光彩,实乃有功之臣。

张三(跪地谢恩,激动地说):陛下赞誉,臣等惶恐。能为陛下表演,是我等的荣幸,日后定当更加努力。

【从皇宫出来后,宫束班众人决定将耍花坛技艺传至民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他们来到民间,开设了耍花坛的教习场所,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学习。】

【在教习场所,宫束班众人耐心地教导着新一代的耍花坛艺人,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老师傅(拿起一个花坛,示范动作,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耍花坛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传承。你们要用心去学,把它发扬光大。

【新一代艺人认真地听着,眼神中充满了对这门技艺的热爱和渴望。他们跟着宫束班众人刻苦训练,尽管训练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汗水,但他们从未放弃。】

年轻艺人甲(累得气喘吁吁,但满脸坚定):师傅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学好这门技艺,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在宫束班众人的悉心教导下,新一代耍花坛艺人的技艺逐渐成熟。他们不仅继承了宫束班的精湛技艺,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和想法,使耍花坛这门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几年后,新一代耍花坛艺人登上了民间的舞台,为百姓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他们的表演赢得了百姓们的喜爱和赞誉,耍花坛这门技艺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而宫束班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依然关注着耍花坛技艺的发展。看到新一代艺人茁壮成长,他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李四(看着舞台上的新一代艺人,感慨地说):咱们的心血没有白费,这耍花坛技艺后继有人了。

王二(笑着点头):是啊,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我们,希望他们能把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越走越远。 】

【在夕阳的余晖下,宫束班众人和新一代耍花坛艺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心得。欢声笑语中,耍花坛这门技艺的传承之火,在明朝的大地上继续熊熊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