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耍赖道)你别冤枉人,我可没偷懒,说不定是其他地方的问题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场面十分混乱】
老工匠:(这时赶来,大声喝止)都别吵了!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先找出问题所在。
【老工匠仔细检查了漏水的隔舱板,发现密封处的材料明显不足】
老工匠:(严肃地看着李二)这就是你做的?密封材料都没涂够,能不漏水吗?
李二:(低着头,小声嘟囔)我…… 我以为差不多就行。
张大:(愤怒地说)李二,你太不负责任了,这可是关乎整个造船任务,要是因为你出了大问题,你担得起吗?
【李二自知理亏,不敢再吭声】
赵三:(想了想,提出建议)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当务之急是解决漏水问题。要不我们把船拉上来,重新检查每个隔舱板的密封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将船从水池中拉了上来。
【老工匠找来一些材料,开始现场演示油灰捻缝技术】
老工匠:(耐心讲解)你们看,这油灰捻缝可是个精细活。先把麻丝泡在桐油里,泡软后和石灰、桐油混合在一起,调成糊糊状。然后把这些油灰填到木板的缝隙里,用工具压实、刮平,这样才能保证缝隙严密不漏水。
【众人认真学习,按照老工匠的方法,对每个隔舱板的缝隙进行重新密封,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
张大:(擦了擦汗,长舒一口气)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
赵三:(笑着说)肯定没问题,这次我们可是一丝不苟地完成的。
【大家再次将船放入试验水池,紧张地注视着,过了许久,船身没有出现任何漏水迹象,众人欢呼起来】
李二:(满脸愧疚,向大家道歉)对不起,都是我不好,以后我一定认真做事,不再偷懒了。
张大:(拍了拍李二的肩膀)好了,知道错就好,这次我们也算是吸取教训了,水密隔舱对船只的安全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马虎。
【通过这次事件,大家不仅掌握了水密隔舱的制作和密封技术,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认真负责的重要性 ,为后续的造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幕:动力系统的折腾
时间:第三天
地点:宫束班工坊、试验水池边
人物:张大、李二、赵三、其他宫束班成员
【船只的主体结构基本完成,接下来要设计动力推进系统,众人围在船边讨论】
张大:(指着船帆,大声说道)我觉得咱这船得用大帆,风一吹,呼呼地往前跑,速度肯定快!
李二:(不屑地哼了一声)大帆有什么好的,遇到没风的时候不就傻眼了?还是长橹靠谱,人力可控,什么时候都能用。
张大:(不服气地反驳)你懂什么,帆船可是靠风力驱动,那才是主要动力来源,省力又高效。长橹只是辅助,在内河或者无风时才用。而且这帆船的帆还能根据风向调整角度来获取动力呢 ,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李二:(也不甘示弱)哼,就你知道得多,那要是遇到大风,帆控制不好,把船都掀翻了怎么办?还是长橹安全。
【两人越说越激动,甚至动手比划起来,把旁边放着的工具都弄乱了】
赵三:(赶紧上前拉开两人)别吵了别吵了,你们俩都有理,要不这样,我们把帆和长橹都用上,结合起来,不就完美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开始着手安装帆和长橹 。
【然而,在安装过程中,问题又出现了。赵三在计算帆和长橹的位置和尺寸时,因为粗心大意出现了失误 】
成员甲:(疑惑地看着安装好的帆和长橹)这帆和长橹装上去怎么感觉怪怪的,好像不协调啊。
【船只下水测试,果然,帆和长橹无法配合,船在水中行驶得歪歪扭扭,速度也很慢】
张大:(生气地看着赵三)赵三,你是怎么算的?这根本不行啊!
赵三:(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头)我……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算错了。
李二:(在一旁抱怨)你看看,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这下好了,又要重新弄。
【众人又开始争吵起来,互相指责】
老工匠:(这时赶来,大声制止)都别吵了!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赶紧想办法解决问题。
【老工匠仔细检查了帆和长橹的安装情况,发现了问题所在】
老工匠:(耐心地说)你们看,这帆的大小和桅杆的高度不匹配,长橹的长度和位置也不太对,所以才会不协调。我们得重新调整一下。
【在老工匠的指导下,众人开始重新计算和调整帆和长橹的参数 。他们仔细测量、反复试验,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让帆和长橹配合得当】
【船只再次下水,只见帆在风中鼓起,长橹有节奏地划动,船只快速而平稳地在水面上行驶,众人欢呼雀跃】
张大:(兴奋地大喊)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这下船的动力充足,肯定能完成任务!
李二:(也笑着说)是啊,看来还是要大家齐心协力,不能光靠一个人的想法。
赵三:(松了一口气,感激地说)多亏了老工匠,不然这次可就麻烦了,以后我一定认真计算,不再马虎。
【通过这次动力系统的折腾,大家不仅掌握了帆和长橹的安装和调试技术,还明白了团队协作和认真细致的重要性,为船只的最终完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第六幕:船只竣工
时间:几天后
地点:宫束班工坊、码头
人物:张大、李二、赵三、其他宫束班成员、老工匠、验收官员
【经过多日的努力,船只终于竣工,崭新的船只停放在码头,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宫束班成员们围在船边,满脸疲惫却又充满自豪】
张大:(激动地抚摸着船身)兄弟们,咱们的船终于造好啦!这可真是不容易啊!
李二:(感慨万千)是啊,这段时间可把大家累坏了,不过看到这船,一切都值了。
赵三:(笑着说)以后谁还敢说咱们是憨货,咱们可是造出了这么精良的船!
【这时,皇帝派来验收的官员来了,官员围着船仔细检查,不时点头】
验收官员:(满意地说)嗯,这船的质量和工艺都很不错,看来你们用心了。
张大:(连忙上前)大人,这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可不敢马虎。
验收官员:(赞许地看着众人)很好,你们为大明立下了功劳,皇上定会嘉奖你们。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
老工匠:(欣慰地看着大家)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从一开始的毛手毛脚,到现在能造出这么好的船,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张大:(感激地看着老工匠)老工匠,多亏了您的教导和帮助,不然我们可走不了这么顺。
李二:(也附和道)是啊,老工匠,您的经验和技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赵三:(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跟着老工匠继续学习,造出更多更好的船!
【众人欢声笑语,在这次造船的过程中,“宫束班” 的成员们不仅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更收获了成长和团结,他们从一群被人认为的 “憨货”,成长为了真正的造船工匠 ,而这艘凝聚着他们心血的船,也将承载着大明的希望,驶向广阔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