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纸:(从梯子上爬下来,挠着头,脸都红了)对不住对不住!我忘了关窗户了,下次一定注意!
(此时,庭院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锦衣卫统领穿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带着两名锦衣卫下属,快步赶到门口。他看到院内的乱象 —— 漫天飞的纸、满地的木屑、还没搭好的画架,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声音严厉地喝道)
锦衣卫统领:沈先生、唐先生、蓝先生!属下接到举报,说有三名可疑之人混入贵派宴会,形迹可疑,像是偷东西的贼!莫非就是他们三个?
李木:(吓得脸都白了,连忙躲到蓝瑛身后,只露出半个脑袋,声音发颤)统领大人,您误会了!我们不是可疑之人,也不是贼!我们是来帮蓝先生搭画架的!您看,那画架我们都快搭好了,就差加固横档了!
沈周:(上前一步,挡在李木身前,对着锦衣卫统领温和地说)统领大人,三位年轻人虽行事鲁莽了些,闹出了些笑话,但手艺确实不错,搭的画架也比我们之前的稳固。不如先让他们留下,等宴会结束,看他们搭的画架是否合用,再处置也不迟。若是真有问题,届时再带走也不晚。
锦衣卫统领:(目光在画架上扫了一圈,又看了看李木三人紧张的神色,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既然沈先生开口,那便暂且相信他们一次。但若是他们敢在宴会上作乱,休怪我不客气!
第三幕:意外成就一派
【场景:宴会现场,庭院里和宴客厅都坐满了武林人士,有穿侠客装的武者,有戴方巾的文人,还有几位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商。正厅墙面三幅画作齐全 —— 左侧沈周《庐山高图》,山峦巍峨;中间蓝瑛《白云红树图》,红树似火;右侧唐寅《王蜀宫妓图》,仕女柔美。每幅画前都摆着一个李木做的小木座,木座打磨得光滑发亮,没有一点毛刺;《白云红树图》下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王石用边角料刻的小型红树摆件,红树的枝干、树叶都刻得栩栩如生;每幅画的画轴末端,都套着一个张纸做的浅粉色纸套,纸套上还印着简单的云纹】
(唐寅站在《王蜀宫妓图》前,手持折扇,对着围过来的武林人士,声音洪亮地介绍)
唐寅:诸位英雄请看!这幅《王蜀宫妓图》是我近年的得意之作,只是之前一直愁没有合适的画架摆放。今日多亏了 “宫束班” 的三位兄弟帮忙 —— 这画架的腿,是李木兄弟找短木料垫高的,现在站着看正好;横档是王石兄弟加固的,再重的画都撑得住;最贴心的是,张纸兄弟给画轴套了纸套,防止画轴磨损。还有画前这小木座,是李木兄弟特意做的,大家累了可以坐着赏画,比站着舒坦多了!
武林人士甲:(走到《白云红树图》前,坐在小木座上,伸手摸了摸木座的表面,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木座打磨得真光滑!摸上去一点毛刺都没有,坐着也舒服!坐着赏蓝先生的《白云红树图》,看着画里的红树,连心里都觉得暖烘烘的!
武林人士乙:(拿起《白云红树图》下方的石制红树摆件,放在手里仔细端详,语气惊讶)这小摆件做得真精致!红树的枝干弯得自然,树叶也刻得错落有致,和蓝先生画里的红树一模一样!王兄弟这石匠手艺,真是绝了!
(王石站在一旁,被众人夸得脸红到了脖子根,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突然,他眼睛一亮,跑到角落,拿起锤子和一块青石,在院子角落的石板上蹲下来,“叮叮当当” 地敲了起来。众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过去,只见他一会儿用锤子敲,一会儿用凿子刻,没一会儿,石板上就出现了一幅简化版的《白云红树图》—— 红树用凿子刻出清晰的轮廓,树叶错落有致;白云用锤子敲出密密麻麻的点状留白,看着轻飘飘的,像真的在动)
蓝瑛:(走过去,蹲在石板前,仔细看着石刻画,眼中满是惊讶,语气激动)王石兄弟,你这 “石刻画” 竟有我《白云红树图》的韵味!你看这红树的疏密布局,和我画里的几乎一样;还有这白云的层次,用点状留白表现出轻盈感,比我教的几个弟子画的还传神!没想到你一个石匠,对画作的理解这么深!
唐寅:(也走过去,看了石刻画,突然合上折扇,拍手笑道)我有个好主意!三位兄弟虽不是文人,不懂笔墨丹青,但你们的手艺却能和绘画完美结合 —— 李木兄弟做的赏画小木座,让赏画更舒服;王石兄弟的石刻画,把画从纸上搬到了石头上,多了种厚重感;张纸兄弟的纸套和加固纸,能保护画作和画架。这不正是一种新的画派风格吗?不如我们就成立一个 “工艺画派”,以三位兄弟为创始班底,把工艺和绘画结合起来,让更多人喜欢!
沈周:(连连点头,语气赞同)甚好甚好!我们武林画派本就讲究兼容并蓄,不拘一格。一直以来,我们都重绘画、轻工艺,忽略了画架、画具这些辅助之物的重要性。“工艺画派” 正好能补上我们 “重画轻器” 的短板,让绘画不仅能看,还能有更舒适的赏画体验,更长久的保存方式!
李木:(瞪大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不敢相信地指着自己)我们?成立画派?唐先生,您没开玩笑吧?我们就是一群憨憨手艺人,连字都认不全,哪能成立画派啊?
张纸:(拉了拉李木的衣角,激动得声音发颤)班主!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成立画派,咱们 “宫束班” 就再也不是只会做家具的手艺人了,以后咱们也是武林画坛有头有脸的人了!
王石:(挠着头,脸上满是兴奋)对啊班主!蓝先生说我刻的红树好看,唐先生还说我的石刻画能当画派的特色,这多厉害啊!以后我还能刻更多《白云红树图》的石像,让大家都能看到!
(周围的武林人士也纷纷附和,有人举着酒杯喊道)
武林人士丙:三位兄弟的手艺配得上画派!你们做的木座、石摆件,让赏画都多了乐趣,这 “工艺画派” 必须成立!
武林人士丁:我举双手赞成!以后咱们赏蓝先生的《白云红树图》,既能看画,又能摸石摆件,还能坐着木座慢慢品,多惬意啊!
李木:(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兴奋的王石和张纸,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的墨斗线,语气犹豫)可是…… 我们连画都不会画,成立画派,会不会让人笑话啊?
蓝瑛:(走到李木身边,指着墙上的《白云红树图》,温和地说)李木兄弟,画派不一定非要人人会画画。你看这《白云红树图》,若是没有好的画架支撑,没有合适的环境展示,它的美也难以被人发现。你们的工艺,就是让画作 “活” 起来的关键,这难道不比单纯画画更有意义吗?
唐寅:(摇着折扇,笑着补充)蓝兄说得对!武林画派讲究 “百花齐放”,若是人人都只画山水、仕女,反倒少了趣味。你们的工艺,是画坛里从未有过的新鲜事,这才是 “工艺画派” 的独特之处!
沈周:(伸手拍了拍李木的肩膀)李木兄弟,别犹豫了。缘分让你们来到这里,又让你们用手艺帮了我们,这就是 “工艺画派” 的缘分。我们武林画派愿意全力支持你们,以后你们遇到不懂的绘画知识,我们都能教你们;你们需要木料、石料,我们也能帮忙寻找,绝不会让你们独自面对困难。
(李木看着沈周温和的笑容,蓝瑛鼓励的眼神,唐寅打趣的表情,又想起刚才众人的支持,终于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拳头)
李木:(声音坚定)好!那我们 “宫束班” 就接下这个担子!以后我们就是 “工艺画派”,一定把工艺和绘画结合好,不让大家失望!
(众人闻言,立刻欢呼起来,有人拿出笔墨纸砚,当场写下 “工艺画派” 四个大字,贴在正厅的墙上。王石兴奋地跑到石板前,继续打磨他的石刻画,蓝瑛也蹲在一旁,指点他如何调整红树的光影;张纸则掏出纸,开始设计新的画轴套,想在上面印上《白云红树图》的简化图案;李木则拿起木料,琢磨着要做一个能同时摆放画作和石摆件的展示架)
(此时,锦衣卫统领站在角落,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脸上的严肃渐渐褪去,露出一丝笑意。他走到李木身边,语气缓和地说)
锦衣卫统领:李班主,之前是我误会了你们。没想到你们不仅手艺好,还能闯出一番新事业。以后若是遇到有人欺负 “工艺画派”,或是需要官府帮忙的地方,尽管找我!
李木:(连忙作揖)多谢统领大人!以后我们一定遵纪守法,再也不会误拿别人的木料了!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庭院里,照亮了墙上的三幅画作,也照亮了 “工艺画派” 的牌匾。蓝瑛的《白云红树图》在余晖中,红树更艳,白云更柔,仿佛在为这个新画派的诞生喝彩。李木、王石、张纸站在画作前,看着围过来交流的武林人士,脸上满是笑容 —— 他们从未想过,一次误闯的意外,会让一群憨憨手艺人,在明朝的武林画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唐寅:(摇着折扇,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对沈周和蓝瑛说)以后这苏州城的画坛,可有得热闹了。咱们有山水、仕女,还有 “工艺画派” 的木石之趣,真是圆满啊!
沈周:(点头笑道)是啊,这就是武林画派的意义 —— 包容万物,处处是惊喜。
蓝瑛:(目光落在《白云红树图》上,语气欣慰)这红树能见证 “工艺画派” 的诞生,也是它的缘分。以后,这画怕是要多一个 “工艺伙伴” 了。
(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庭院里回荡,与桂花香交织在一起,成为明朝苏州城最温暖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