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喜:(对众人)陛下的神态、宫人的互动,这些都是画作的灵魂,一定要记准。再观察半个时辰,我们便返回工坊,开始绘制草图。
【众人点头,继续专注观察,手中画笔不停勾勒,将御园中的热闹场景一一记录在纸上。】
第四幕:创作难题
【场景:“宫束班” 工坊,傍晚。工坊内灯火通明,长桌上铺着多张草图,老周、小苏、小李、阿福围在桌旁,愁眉苦脸。商喜站在一旁,手持草图仔细查看。】
老周:(叹气)我这狩猎场景的草图,总觉得陛下的姿态少了几分灵动,像是僵硬的摆件,怎么修改都不对。
小苏:我绘制的游乐场景,人物互动倒是生动,但整体布局显得杂乱,与左侧狩猎场景衔接不自然,眼看明日就要呈交草图,这可怎么办啊?
阿福:(小声说)我负责的器物细节,画了好几遍,总觉得色彩搭配不对,要么太艳,要么太淡,达不到商班头说的 “精致” 效果。
小李:我尝试了多种色彩过渡方案,可左右两侧场景的色彩始终无法自然融合,要么左侧压过右侧,要么右侧显得突兀。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满脸焦虑。商喜放下手中的草图,走到长桌旁,拿起老周绘制的狩猎场景草图。】
商喜:老周,你看陛下拉弓时,肩膀的角度过于僵硬,其实陛下射箭时,肩膀会微微下沉,手臂有一个自然的弧度,你按照这个细节修改,再调整马匹的腿部姿态,让它看起来更有奔跑的动感,试试?
【老周按照商喜的建议修改,笔下的明宣宗瞬间多了几分灵动,他惊喜地说:“真的不一样了!商班头果然眼光独到!”】
商喜:(又拿起小苏的草图)小苏,游乐场景杂乱,是因为你把所有项目都挤在了右侧。你可以将蹴鞠、捶丸场景放在右侧前方,赏花场景放在右侧后方,用几株桃树作为过渡,既能区分场景,又能与左侧狩猎场景自然衔接。
【小苏茅塞顿开,立刻提笔调整布局,很快,杂乱的场景变得井然有序。商喜又走到阿福身边,拿起他的器物草图。】
商喜:器物色彩搭配,要结合整体画面风格。狩猎场景色彩浓烈,游乐场景色彩明亮,器物色彩需介于两者之间,比如妃嫔手中的茶杯,用淡青色搭配金边,既精致又不突兀,你试试这个配色。
【阿福按照商喜的建议调配颜料,重新绘制,器物瞬间显得精致起来。最后,商喜看向小李。】
商喜:色彩过渡,可在左右两侧衔接处,用浅粉色的桃花枝作为纽带,左侧狩猎场景边缘用淡棕色晕染,右侧游乐场景边缘用淡绿色晕染,两种颜色在桃花枝处自然融合,就能解决衔接问题。
【小李按照商喜的方法调整色彩,果然,左右两侧场景的色彩过渡变得自然流畅。众人看着修改后的草图,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商喜:(欣慰点头)大家不必过于焦虑,创作中遇到难题很正常。只要我们互相配合,及时调整思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今晚大家再加把劲,完善草图,明日准时呈给陛下。
【众人齐声应和,重新投入创作,工坊内的氛围再次变得积极起来。】
第五幕:突破与完成
【场景:“宫束班” 工坊,次日清晨。工坊内,众人围在长桌旁,手中拿着完善后的草图,脸上满是期待。商喜站在桌前,仔细检查每一张草图,不时点头。】
商喜:(拿起整合后的草图)老周的狩猎场景,陛下英姿飒爽,马匹奔腾有力;小苏的游乐场景,人物互动生动,布局合理;阿福的器物细节,精致细腻;小李的色彩搭配,过渡自然。将这些内容整合,这幅《明宣宗行乐图》的草图就算完成了!
老周:(激动地说)若不是商班头在关键时刻指导我们,我们恐怕还在为难题发愁,哪能这么快完成草图!
小苏:是啊,商班头不仅技艺高超,还善于帮我们解决问题,有您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商喜:(微笑)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草图虽完成,后续正式作画时,还有更多细节需要把控。比如陛下服饰上的龙纹,要绘制得栩栩如生;宫人们的表情,要传递出真实的欢乐。
【阿福突然开口:“商班头,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在画面角落,加几只飞舞的蝴蝶,既符合春日氛围,又能让画面更灵动。”】
小李:“这个想法好!蝴蝶的色彩可以用淡紫色和淡黄色,与整体画面色彩相呼应。”
商喜:(点头赞同)不错,这个细节能让画作更添生机。接下来,我们按照草图,分工进行正式创作。老周负责狩猎场景的主体绘制,小苏负责游乐场景的人物刻画,阿福负责器物与细节补充,小李负责色彩调配与整体渲染。我们争取五日内完成整幅画作!
【众人齐声应和,各自拿起画笔,开始正式创作。商喜在工坊内来回走动,不时停下,对画师们的创作进行指导。有的画师在绘制人物表情时遇到困难,商喜便亲自示范,讲解如何通过眼神与嘴角的弧度,展现人物情绪;有的画师在调配颜料时出现偏差,商喜便耐心指导,教他们如何把控颜料比例,调出理想色彩。】
【五日后,工坊内,一幅巨大的《明宣宗行乐图》悬挂在墙上。画面左侧,明宣宗身着铠甲,策马拉弓,身后骑士们紧随其后,狩猎场景气势磅礴;右侧,宫人们在蹴鞠、捶丸,妃嫔们在桃花树下赏花,欢声笑语仿佛能从画中传出;画面角落,几只蝴蝶飞舞,为画作增添了几分灵动。】
商喜:(凝视画作,满意点头)太好了!这幅画不仅还原了陛下御园行乐的场景,还传递出春日的生机与欢乐,定能让陛下满意。
【众人围在画旁,看着自己的心血之作,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
第六幕:呈画与赞赏
【场景:皇宫文华殿,上午。明宣宗端坐在龙椅上,两侧站立着大臣与太监。商喜手捧《明宣宗行乐图》,带领 “宫束班” 画师们躬身进入殿内。】
商喜:臣商喜,带领 “宫束班” 全体画师,将《明宣宗行乐图》呈交陛下!
【两名太监上前,接过画作,缓缓展开。当画作完全展现在明宣宗面前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起身走到画前,仔细观赏。】
明宣宗:(指着画面左侧)这狩猎场景,朕策马拉弓的姿态,竟与当日一模一样!骑士们的神情、马匹的动态,都绘制得栩栩如生,尽显皇家气势!
【接着,他又看向画面右侧,脸上露出笑容。】
明宣宗:这游乐场景更是精彩!宫人们蹴鞠的活力,妃嫔们赏花的温婉,还有这飞舞的蝴蝶,都充满了春日的欢乐气息,“行乐” 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宣宗转过身,看向商喜与画师们,语气中满是赞赏。】
明宣宗:商班头,你们 “宫束班” 果然名不虚传!这幅画无论是整体构图,还是细节刻画,都堪称精品。尤其是主次场景的结合,既展现了朕的帝王风范,又传递出御园行乐的欢乐氛围,完全超出了朕的预期!
商喜:(躬身行礼)陛下过奖了!能完成这幅画作,离不开陛下的信任,也离不开 “宫束班” 全体画师的努力。臣等只是尽了分内之事。
明宣宗:(大笑)好一个 “尽了分内之事”!如此优秀的作品,理应得到赏赐。传朕旨意,赏 “宫束班” 黄金百两,绸缎五十匹;商喜技艺精湛、统筹有功,额外赏良田十亩,官升一级!
商喜与画师们:(齐声跪拜)谢陛下隆恩!
【明宣宗示意众人起身,再次看向画作,越看越满意。】
明宣宗:这幅《明宣宗行乐图》,不仅是一幅画,更是对朕春日御园行乐时光的珍贵记录。朕要将它悬挂在文华殿,让百官与后世都能欣赏到这春日美景与欢乐场景!
【商喜与画师们脸上满是喜悦,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画作上,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仿佛活了过来,诉说着明宣一朝的欢闹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