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522章 大明“【宫束班】”建造紫禁城:传奇

第522章 大明“【宫束班】”建造紫禁城:传奇(1 / 2)

第 1 幕:受命

**

时间: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 1406 年)

地点:皇宫大殿

人物:明成祖朱棣、工部尚书、宫束班众人

内容:

(皇宫大殿,庄严肃穆,明成祖朱棣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威严。工部尚书恭敬地站在一旁,宫束班众人则在殿下整齐排列,虽看似憨厚朴实,但眼神中透着工匠特有的专注与坚毅。)

朱棣(目光坚定,声音洪亮):朕决定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此乃国家大事,关乎社稷千秋,诸位务必尽心竭力!

工部尚书(急忙跪地,叩首):陛下圣明!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转向宫束班众人)这便是宫束班的工匠们,虽看着有些憨态,可各个身怀绝技,定能为建造紫禁城出大力!

(宫束班众人纷纷跪地)

工匠甲(操着浓厚的乡音):俺们一定好好干,给陛下建出最气派的宫殿!

工匠乙(挠挠头,咧嘴笑):对,俺们有的是力气,不怕吃苦!

第 2 幕:选材

时间:永乐四年 - 永乐七年

地点:南方山林、北京工地

人物:宫束班成员、劳工

内容:

(南方山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宫束班成员带着一群劳工穿梭在山林间,他们目光敏锐地搜寻着合适的楠木。)

工匠甲(指着一棵粗壮的楠木,兴奋地喊):大伙快来看,这棵楠木又直又粗,纹理也漂亮,肯定是根好料!

工匠乙(上前仔细查看,摸摸树干,点头称赞):嗯,没错,这木材的香气也正,符合咱选料的标准,就它了!

(众人齐心协力,开始砍伐这棵楠木。随着一阵 “砰砰” 的斧凿声,楠木缓缓倒下,惊起一片飞鸟。)

(砍伐后的楠木需运往北京,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河边,劳工们用粗壮的绳索将楠木捆绑在一起,扎成巨大的木筏。)

劳工甲(满头大汗,使劲拉着绳索):嘿哟,嘿哟,大家加把劲,把木筏扎结实咯!

劳工乙(站在木筏上指挥):注意间距,别太紧也别太松,保证木筏在水里的稳定性!

(木筏顺着水流,缓缓前行。遇到浅滩或礁石,劳工们就跳下河,用肩膀扛,用绳子拉,艰难地推动木筏。)

(有时,木筏还需通过狭窄的河道或湍急的水流,情况十分危险。宫束班成员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工匠丙(大声呼喊):小心,前面水流急,稳住木筏!

(劳工们咬紧牙关,紧紧抓住木筏,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前行。经过数月的艰苦跋涉,楠木终于抵达北京工地,众人欢呼雀跃。)

劳工丙(疲惫却兴奋地说):总算到了,这一路可太不容易了!

工匠丁(看着堆积如山的楠木,欣慰地笑了):这些木料可都是宝贝,紫禁城就靠它们了!

第 3 幕:榫卯技艺初显

时间:永乐七年 - 永乐九年

地点:北京工地木工房

人物:宫束班木工、监工

内容:

(北京工地的木工房内,木屑纷飞,宫束班的木工们正专注地制作榫卯结构。地上摆放着各种工具,墨斗、角尺、平凿、圆凿等,还有一些加工好的木材。)

工匠甲(拿起一块带有榫头的木料,向身旁的学徒讲解):来,小子,看好了,这就是榫头,待会儿要插进那边的卯口里。榫头的大小、形状都得和卯口严丝合缝,差一点都不行,不然这连接就不牢固了。

学徒(眼睛睁得大大的,认真地看着,点头):师傅,我记住了。可这怎么才能做得这么精准啊?

工匠甲(笑着拍了拍学徒的肩膀):这就得靠经验和手上的功夫了,多练练就有感觉了。你看,先用墨斗和角尺划线,保证尺寸准确,然后再用凿子一点点地凿,边凿边比对。(说着,便开始熟练地操作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榫头就完成了。工匠甲拿着榫头,走到放着卯口木料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将榫头插入卯口,两者完美契合,严丝合缝。)

工匠甲(满意地展示给学徒):你瞧,这样就对了。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全靠木材之间的凹凸咬合,就能把建筑构件连接得稳稳当当,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而且榫卯结构的抗震性能特别好,就算遇到地震,通过木材之间的微小位移和摩擦,也能消耗能量,减少建筑的损坏。

(这时,监工走了进来,他背着手,在木工房里四处查看,不时拿起一些制作好的构件仔细端详。)

监工(看着榫卯结构,点头称赞):不错,你们的手艺确实精湛。这榫卯结构可是紫禁城建造的关键,一定要保证质量。

工匠乙(停下手中的活,恭敬地说):大人放心,俺们都是用心在做,肯定不会出问题。

监工(微微皱眉,语气变得严肃):不过,工期紧迫,陛下等着看成果呢。你们得加快进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早完成这些构件的制作。

工匠们(齐声回答):遵命,大人!我们一定抓紧时间!

第 4 幕:斗拱搭建

时间:永乐九年 - 永乐十年

地点:太和殿施工现场

人物:宫束班木工、其他工匠

内容:

(太和殿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巨大的殿基已经完工,粗壮的立柱也已竖起,宫束班木工们开始着手搭建太和殿的斗拱。地上摆放着各种制作好的斗拱构件,斗、拱、昂、翘等,形状各异,纹理清晰。)

工匠甲(拿起一个斗,向身旁的学徒讲解):小子,这就是斗,方形的,像个小盒子,它可是斗拱的基础,要稳稳地放在柱子顶上,承托上面的重量。(又拿起一个拱)这个是拱,呈弓形,搭在斗上,向外探出,能增加屋檐的出挑距离。

学徒(好奇地看着,用手触摸着构件):师傅,这些斗拱看起来好复杂啊,怎么才能把它们组装好呢?

工匠甲(笑着说):别着急,慢慢来。先从最底层的斗开始放,然后按照设计好的样式,一层一层往上搭拱、昂和翘。每一个构件的位置和方向都有讲究,不能有丝毫差错。(边说边示范,将一个斗稳稳地放在柱子顶端,接着放上拱)

(其他木工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斗拱的组装工作。他们两两合作,一人扶住构件,另一人用工具进行固定和调整,确保每一个斗拱都安装得牢固、整齐。)

工匠乙(指着一个正在安装的斗拱):大家看,这个是柱头斗拱,它位于柱子的顶端,主要负责支撑梁枋和屋檐的重量,是斗拱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工匠丙(接着说):还有这补间斗拱,在柱子之间,能起到辅助支撑和装饰的作用,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美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拱逐渐搭建起来,一层一层,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而精美的结构。它们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在太和殿的屋檐下。)

工匠甲(自豪地说):斗拱可不光是好看,它的作用大着呢。它能把屋顶和梁架的荷载传递到柱子上,再由柱子传到基础,就像一个力的传递枢纽。而且,斗拱还能增加建筑的稳定性,遇到地震的时候,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消耗能量,保护整个建筑。

工匠丁(补充道):对,斗拱还能让屋檐出挑得更远,这样既能遮阳挡雨,又能让建筑看起来更加雄伟壮观。在咱们古代建筑里,斗拱可是等级的象征,越重要、越高贵的建筑,斗拱就越复杂、越华丽。

(其他工匠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时,一些泥瓦匠、石匠等也前来协助,帮忙搬运斗拱构件,传递工具,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完成斗拱搭建而努力。)

监工(在一旁巡视,满意地说):大家干得不错,继续保持。这些斗拱可是太和殿的点睛之笔,一定要保证质量和进度!

工匠们(齐声回答):遵命,大人!我们一定尽快完成!

第 5 幕:砖石基础

时间:永乐十年 - 永乐十一年

地点:太和殿施工现场

人物:宫束班石匠、泥瓦匠

内容:

(太和殿施工现场,尘土飞扬,一片繁忙景象。宫束班的石匠们正在紧张地开采和加工石料,为太和殿的砖石基础做准备。)

石匠甲(抡起大锤,用力砸向一块巨大的石料,火星四溅):嘿哟,这块石头可真硬,得费不少功夫才能加工好。

石匠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喘着粗气):是啊,不过这可是用来做太和殿基础的石料,再硬也得把它弄好,基础不牢,上面的建筑可就不稳当了。

(石匠们先用铁钻和斧锤在石料上凿出浅缝,然后每隔一定间隔,用二锤把铁楔子打入,利用横竖两排铁楔子把石头裂成长条状的石坯,最后再用铁钻修凿成较为规则的长方体。)

石匠丙(拿着铁钻,专注地修整着石坯的边角):大家加把劲,把这些石料都加工得漂漂亮亮的,不能有一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