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515章 元韵金辉:【宫束班】的传世传奇

第515章 元韵金辉:【宫束班】的传世传奇(2 / 2)

李憨:(咬着牙,使出全身力气)这次我一定得把火候掌握好,绝不能再出岔子!

【赵货则拿起雕刻工具,专注地在一块已经初步成型的银质果盒坯体上雕刻花纹。他的眼神专注,手中的刻刀如灵动的画笔,在银器上刻出细腻的线条。】

赵货:(轻声念叨)这凤纹的线条一定要流畅,才能显得栩栩如生 。

【钱大在一旁协助,帮忙调整金属溶液的流速,确保倒入模具时能够形成完美的形状。】

钱大:(盯着模具,指挥着)慢点倒,稳住,对,就是这样 。

【其他成员也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打磨已经成型的部件,使其表面光滑如镜;有的在调配颜料,准备为金属器上的花纹上色,让其更加绚丽夺目。】

【师傅孙老在工坊中来回巡视,不时停下指导成员们的操作 。】

孙老:(走到李憨身边,观察了一会儿)不错,这次火候控制得很好,继续保持。

孙老:(又来到赵货身旁,仔细看了看他雕刻的花纹)嗯,这凤纹刻得很有神韵,不过这里可以再稍微修饰一下,让线条更精致些。

【在孙老的指导和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铜火铳和菱花形凤纹银果盒的制作逐渐接近尾声。】

【天色渐晚,工坊内的灯光亮起,照亮了成员们充满汗水却又洋溢着兴奋的脸庞。经过一下午的努力,铜火铳终于完成,它造型霸气,龙纹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发出震天的怒吼;菱花形凤纹银果盒也制作完成,菱花的边缘精致细腻,凤纹在百花的簇拥下,展翅欲飞,仿佛真的凤凰降临 。】

李憨:(看着完成的作品,激动得满脸通红)哇,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也太漂亮了吧!

赵货:(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是啊,这次的作品肯定能让所有人都惊艳!

钱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开心地说)这可多亏了大家一起努力,还有师傅的指导,不然可做不出这么好的东西 。

【师傅孙老看着这些精美的金属器,欣慰地笑了。】

孙老:(点头称赞)不错不错,你们这次的表现让我很满意。记住,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

【众人围在作品旁,眼中满是喜悦和自豪,他们知道,这些精美的金属器不仅是他们努力的成果,更是宫束班技艺的传承和展示 。】

第五幕:成品问世

时间:傍晚

地点:宫束班工坊

人物:李憨、赵货、钱大等宫束班成员,师傅孙老

【傍晚的余晖透过工坊的窗户,洒在刚刚完成的铜火铳和菱花形凤纹银果盒上,金属表面反射出柔和而迷人的光芒。宫束班的成员们围在这些精美的金属器周围,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 。】

李憨:(小心翼翼地拿起铜火铳,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惊叹)这真的是我们做出来的吗?太不可思议了!感觉它就像有生命一样,仿佛下一秒就能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 。

赵货:(轻轻抚摸着菱花形凤纹银果盒,脸上带着微笑)是啊,看看这凤纹,这工艺,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这次真的做到了极致 。

钱大:(兴奋地跳起来)哈哈,等明天把这些呈给达官贵人,他们肯定会被我们的手艺惊掉下巴!

【师傅孙老缓缓走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和赞赏。他拿起铜火铳和银果盒,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 。】

孙老:(不住地点头)好,好啊!你们这次的作品堪称完美,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充分展现了我宫束班的高超技艺 。

李憨:(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师傅,这可多亏了您的指导,要是没有您,我们肯定做不出这么好的东西 。

赵货:(连忙附和)对,师傅教给我们的技巧和经验太重要了,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

孙老:(摆摆手)这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记住,做手艺活,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要有一颗专注和热爱的心 。

钱大:(认真地点头)师傅,我们记住了!以后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做出更多更精美的金属器 。

【众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工坊内,伴随着傍晚的微风,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喜悦和成就感 。这些精美的金属器,不仅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晶,更是他们对金属工艺热爱的见证 。他们知道,在这条传承和发扬金属工艺的道路上,他们将继续前行,创造更多的辉煌 。】

第六幕:流传民间

时间:数年后

地点:民间小镇

人物:李憨、商人、路人

【数年后,李憨带着在宫束班学到的精湛金属器制作技艺,离开工坊,来到了一个热闹的民间小镇。他在小镇的集市上,开设了自己的金属器工坊。工坊的招牌上写着 “李记金属器坊”,虽然店面不大,但里面摆放着李憨精心制作的各种金属器 。】

【一天,阳光明媚,集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走进了李憨的工坊,他穿着华丽的绸缎长袍,腰间挂着一块精美的玉佩,眼神中透着精明。】

商人:(拿起一个铜火铳,仔细端详)老板,你这铜火铳做得倒是精致,不过,价钱可别太贵了。

李憨:(憨厚地笑了笑,挠挠头)客官放心,我这价钱绝对公道。这铜火铳可是我花了不少心思做的,工艺精湛,您看看这龙纹,刻得多逼真啊!

商人:(又拿起菱花形凤纹银果盒,眼睛一亮)这个银果盒倒是漂亮,我买回去送给我家夫人,她肯定喜欢。你这卖多少钱?

李憨:(伸出三根手指)客官,这个银果盒您给三两银子就行。这银子的成色可是上好的,再加上我这手艺,绝对物超所值。

商人:(皱了皱眉头,假装为难)三两银子?有点贵了吧。便宜点,二两五,行的话我就买了。

李憨:(犹豫了一下,咬咬牙)好吧好吧,看您也是真心喜欢,就二两五卖给您了。

【商人满意地付了钱,拿着铜火铳和银果盒离开了工坊。这时,几个路人好奇地走进工坊。】

路人甲:(看着架子上的金属器,惊叹)哇,这些东西做得好漂亮啊!老板,你这手艺可真厉害。

李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过奖了,都是些小玩意儿。喜欢的话,随便看看。

路人乙:(拿起一个小巧的银质香囊,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这个香囊也不错,还带着淡淡的香味。老板,这个怎么卖?

李憨:(笑着说)这个香囊一两银子,里面装的是上等的香料,不仅好看,还能驱虫辟邪呢。

路人丙:(对同伴说)咱买一个吧,回去送给媳妇,她肯定高兴。

【路人丙付了钱,拿着香囊满心欢喜地走了。就这样,李憨的金属器工坊渐渐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购买他制作的金属器。他的生意越来越好,还收了几个徒弟,将元朝的金属器制作工艺传承下去 。】

李憨:(对徒弟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记住,做金属器一定要用心,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我们的传承。

徒弟们:(齐声回答)师傅,我们记住了!

【在这个民间小镇上,李憨的金属器工坊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些精美绝伦的金属器,承载着元朝的工艺和文化,在民间流传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