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午后
地点:文绣院 “宫束班” 绣房
【文绣院接到一项重要任务 —— 绣一幅宋徽宗御笔的花鸟名画,作为国礼送给来访的外国使臣。宫束班众人接到任务后,既兴奋又紧张,立刻着手准备。】
阿巧(兴奋地拿着画稿,眼中闪烁着光芒):这可是徽宗御笔,咱们可得好好绣,不能出一丝差错!
阿福(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对!肯定能绣好,说不定还能得赏呢!
【众人围在绣案前,开始讨论绣制方案,分配任务。阿秀负责绣花朵,阿强负责绣枝干,阿巧和阿福则负责绣鸟儿。】
【然而,绣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阿秀在配色时,怎么也调不出花朵那种娇艳欲滴的色彩,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总是显得俗气。】
阿秀(眉头紧皱,看着手中的丝线,着急地说):这颜色咋就不对呢?我都试了好几种搭配了。
【阿巧也遇到了难题,她绣的鸟,头部图案总是走样,眼睛和嘴巴的位置怎么调整都不对劲,原本灵动的鸟儿,被她绣得像只呆头鹅。】
阿巧(沮丧地放下手中的绣绷,叹了口气):完了完了,这可咋办,这鸟都快被我绣成 “丑八怪” 了。
【阿福绣的羽毛,针脚不够均匀,疏密不一致,看起来十分粗糙。】
阿福(看着自己的绣品,挠挠头,一脸懊恼):哎呀,我这手咋就这么笨呢!
【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时,教习嬷嬷走了过来,看着众人的绣品,她并没有立刻指责,而是耐心地一一指出问题所在。】
教习嬷嬷(拿起阿秀的绣品,指着颜色说):阿秀,配色讲究和谐与层次感,你看这几种颜色,饱和度太高,对比太强烈,显得艳俗。你可以试试用相近色搭配,再适当降低饱和度 ,这样色彩会更柔和自然。 (又拿起阿巧的绣绷)阿巧,图案走样是因为你起针的位置和角度不对,你要先仔细观察原画,把握好鸟儿的形态和比例,再下针。
【众人认真聆听,按照嬷嬷的建议,重新尝试。阿秀在调色板上反复调配,不断对比,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色彩组合,绣出的花朵如真花般娇艳。】
阿秀(开心地展示着绣品,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家快看看,这次颜色对了吧!
【阿巧则在画稿上仔细标注出鸟儿各部分的位置和比例,调整针法和角度,重新绣制,这次绣出的鸟儿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
阿巧(松了一口气,笑着说):终于像点样了。
【阿福也静下心来,放慢速度,认真调整针脚的疏密,他绣出的羽毛逐渐变得细腻顺滑。】
阿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可算有进步了,看来真不能着急。
【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这幅花鸟绣品逐渐成型,每一处细节都绣得精美绝伦,充分展现出宋绣的高超技艺。 】
第四幕:荣耀与传承
时间:傍晚
地点:文绣院 “宫束班” 绣房、文绣院庆功厅
【经过多日的努力,宫束班众人终于完成了这幅花鸟绣品。宋徽宗亲自前来验收,看到绣品的那一刻,他眼中满是赞赏。】
宋徽宗(微微点头,面露微笑):此绣品绣工精湛,针法细腻,色彩搭配恰到好处,将朕的画作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愧是文绣院的绣工!(看向宫束班众人)你们皆有功,重重有赏!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阿巧(激动得眼眶泛红,小声说):我们真的做到了!
阿福(兴奋地跳起来,大声说):太棒啦!我就说我们能行!
【当晚,文绣院举办庆功宴。众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教习嬷嬷(举起酒杯,眼中满是欣慰):今日,你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让宋绣的魅力得以展现。这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希望你们能记住这份坚持与努力,将宋绣技艺传承下去。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阿秀(感慨地说):刚开始学宋绣的时候,觉得好难,都想放弃了。还好大家一起坚持下来了,现在才知道,宋绣真的太了不起了。
阿强(笑着说):是啊,这宋绣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有讲究,学问可大着呢。
阿福(拍着胸脯):以后我一定要好好钻研宋绣,让更多的人知道宋绣的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顾着这段充满欢笑与汗水的经历,意识到宋绣技艺的博大精深,决定将这份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到宋绣的魅力 。在欢声笑语中,庆功宴圆满结束,而宫束班众人与宋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