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丙:(大声喊道)班头,大伙,我有办法了!
班头:(正和其他工匠还在为设计问题发愁,被他吓了一跳,疑惑地看着他)你这是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工匠丙:(兴奋地比划着)我刚才去集市,听到一个卖艺的演奏乐器,那声音给了我灵感。咱们一直在纠结编钟的形状和纹饰对音质的影响,我发现,编钟的共鸣腔设计才是关键!就像那个小型编钟,它的共鸣腔大小和形状,和发出的声音有很大关系。咱们可以参考这个,再结合咱们的铸造工艺,重新设计编钟的共鸣腔,说不定能解决音质和形状的问题!
第五幕:铸造事故
时长:日
地点:铸造区
人物:工匠们、班头
内容:开始铸造,熔炉突发故障,铜水差点溢出,众人惊慌失措,班头指挥大家紧急抢修,有惊无险。
【铸造区,巨大的熔炉熊熊燃烧,工匠们忙碌地准备着铸造大晟编钟的最后工序。熔炉旁,摆放着精心制作的编钟模具,周围堆满了各种铸造工具】
班头:(大声喊道)大伙都听好了,马上就要往模具里浇铸铜水了,这可是关键一步,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工匠们:(齐声回应)是,班头!
【工匠甲和工匠乙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吊车,将盛着铜水的坩埚缓缓吊起,慢慢靠近模具】
工匠甲:(额头满是汗水,紧张地)兄弟,稳着点,可千万别出岔子。
工匠乙:(同样紧张,咬着牙)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就在铜水即将倒入模具时,熔炉突然发出一阵奇怪的声响,紧接着,炉体开始剧烈晃动】
工匠丙:(惊恐地指着熔炉)不好了,熔炉好像出问题了!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熔炉,只见熔炉的一侧出现了一道裂缝,通红的铜水正从裂缝中慢慢渗出,随时可能大量涌出】
工匠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这可怎么办?铜水要溢出来了!
班头:(脸色大变,但迅速镇定下来,大声指挥)大家别慌!甲和乙,先把坩埚放下来,放到安全的地方!其他人,跟我一起抢修熔炉!
【工匠甲和工匠乙手忙脚乱地将坩埚放下,然后也加入到抢修的队伍中。班头迅速拿起一块厚重的湿布,冲向熔炉裂缝处,试图堵住渗出的铜水】
班头:(大声喊)快,拿耐火泥来!
【工匠丙连忙递上耐火泥,班头接过,用力将耐火泥塞进裂缝中。其他工匠则有的用工具加固炉体,有的用水桶提水,往炉体上浇水降温】
工匠丁:(一边浇水一边说)班头,这能行吗?这铜水太烫了,耐火泥恐怕顶不住啊!
班头:(头也不回,坚定地)必须顶住!大家再加把劲,一定要保住这次的铸造成果!
【就在铜水即将冲破耐火泥的封堵时,班头和工匠们终于成功地修复了熔炉,将裂缝堵住。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班头:(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喘着粗气)好险啊,总算是有惊无险。大伙都没事吧?
工匠们:(纷纷摇头,有气无力地)没事,班头。
班头:(站起身,看着大家)这次虽然是意外,但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接下来的工作,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休息片刻,咱们继续!
第六幕:调音趣事
时长:日
地点:调音室
人物:工匠丁、工匠戊
内容:给编钟调音时,工匠丁、戊对音准判断不同,一个说高了,一个说低了,争论不休,还拿乐器演示,笑料百出。
【调音室内,摆放着已经铸造好的编钟,工匠丁和工匠戊正在对编钟进行调音。工匠丁手持音锤,轻轻敲击编钟,仔细聆听着声音】
工匠丁:(皱着眉头,摇摇头)不对不对,这音好像高了点。
工匠戊:(凑过来,也听了听,反驳道)我听着挺准的啊,是你耳朵有问题吧。
工匠丁:(不服气地)我的耳朵可灵着呢,这音就是高了。你听,(又敲了一下编钟,然后拿起一个校准音的乐器,弹奏了一个音)跟这个标准音比一比,明显高了。
工匠戊:(不以为然,拿起音锤,自己敲了敲编钟)我还是觉得没问题。你那乐器说不定不准呢。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争论得面红耳赤】
工匠丁:(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这样吧,咱俩别光争了,找个懂音乐的人来听听,让他评判评判。
工匠戊:(点头同意)行,就这么办。可是这一时半会儿,上哪儿找懂音乐的人去?
【正在这时,班头走了进来】
班头:(看到两人争论的样子,好奇地)你们俩这是怎么了?吵什么呢?
工匠丁:(连忙把情况跟班头说了一遍)班头,您来得正好,您听听这编钟的音,到底准不准。
班头:(笑了笑,接过音锤,敲了敲编钟,然后闭目聆听)嗯…… 我觉得这音嘛,稍微有点偏高,但问题不大,稍微再打磨一下就好了。
工匠戊:(还是不太相信,小声嘀咕)班头,您真听准了?我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工匠丁:(得意地看着工匠戊)怎么样,我说高了吧,班头都听出来了。
班头:(拍了拍工匠戊的肩膀)戊啊,调音这事儿,不光要靠耳朵听,还得靠经验。你得多练练,以后就能听出来了。来,我教你个小窍门,(拿起校准音的乐器,一边演示一边说)你先记住这个标准音,然后再去听编钟的音,对比着听,就能听出差别来了。
【工匠戊认真地学习着,工匠丁也在一旁帮忙讲解,两人终于不再争吵,开始专心地对编钟进行调音 】
第七幕:成品验收
时长:日
地点:工坊广场
人物:宋徽宗、蔡京、班头、工匠们
内容:宋徽宗和蔡京来验收,工匠们敲响编钟,声音清脆悦耳,宋徽宗满意,赏赐宫束班,大家欢呼庆祝。
【工坊广场上,摆放着铸造完成的大晟编钟,编钟整齐排列,在阳光下闪耀着青铜的光泽。工匠们站在一旁,紧张地等待着。远处,宋徽宗和蔡京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班头:(带领工匠们跪地迎接)参见陛下,参见蔡相!
宋徽宗:(微微点头)平身吧。这就是你们铸造的大晟编钟?
班头:(恭敬地)回陛下,正是。我等日夜赶工,严格按照古制和陛下的要求铸造,今日终于完成,请陛下验收。
宋徽宗:(走上前,仔细端详编钟,伸手轻轻触摸钟体)嗯,这钟体的形制、纹饰,倒是与古制相符,不知音质如何?
蔡京:(连忙附和)陛下圣明,音质才是这编钟的关键。
班头:(向工匠们示意)来,敲响编钟,让陛下听听。
【工匠们拿起音锤,依次敲击编钟,清脆悦耳的钟声顿时在广场上回荡开来,声音悠扬,余音袅袅,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韵味】
宋徽宗:(闭上眼睛,沉浸在钟声中,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好,好啊!这声音,清脆而不失醇厚,正合雅乐之音。朕今日算是听到了真正的天籁之音。
蔡京:(满脸堆笑,谄媚地)陛下洪福齐天,这大晟编钟能有如此完美的音质,都是陛下的恩泽和指引。这些工匠们也是用心了,才能铸造出如此精妙的乐器。
宋徽宗:(看向班头和工匠们)你们此次铸钟有功,朕心甚慰。来人,赏赐宫束班黄金百两,绸缎百匹,工匠们各晋升一级!
班头:(激动地再次跪地,带领工匠们)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工匠们:(兴奋地欢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的欢呼声在工坊广场上久久回荡,大晟编钟的铸造圆满成功,宫束班的工匠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了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也为北宋宫廷雅乐增添了一件璀璨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