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唐3(1 / 2)

石上狂歌:宫束班刻《自叙帖》记

人物表

- 老石:宫束班班头,年近五十,手上布满老茧,看似严肃实则护短,刻石技艺精湛。

- 柱子:二十出头,身材高大,力气大但毛躁,刻石时常走神出错。

- 小豆子:十八九岁,瘦小机灵,眼神活泛,爱打听新鲜事,刻石手法细腻。

- 阿福:二十岁,慢性子,说话慢悠悠,刻石讲究稳,却总被柱子催促。

- 李大人:朝廷派来监工的官员,四十岁左右,身着官服,略带刻板,对书法颇有研究。

第一幕:宫束班的日常闹剧

场景一:长安宫束班刻石工坊 - 日

【工坊内,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散落的青石上,凿子、锤子碰撞的声响此起彼伏。老石蹲在一块半成型的石碑前,眯着眼打磨纹路,柱子、小豆子、阿福围在另一块石料旁,却没正经干活】

柱子:(挥着锤子比划,砸在石料边缘溅起石屑)我说小豆子,你昨儿去西市,真见着怀素大师写字了?那狂草是不是跟咱们刻的碑一个样?

小豆子:(手捏刻刀,翻了个白眼)你懂啥!怀素大师写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据说他用蕉叶当纸,写坏的笔堆成了“笔冢”,哪是咱们这刻石碑能比的?

阿福:(慢悠悠擦着刻刀,声音拖长)柱子,你少说话多干活,上次刻“福寿碑”,你把“福”字的点刻歪了,还是班头给你补的。

柱子:(脸一红,把锤子往石料上一放)那不是一时手滑嘛!再说了,咱们刻的碑都是规规矩矩的楷书,哪像狂草,看着都眼花缭乱。

【老石放下磨石,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带着无奈】

老石:都给我正经点!咱们宫束班是皇家钦点的刻石工匠,手上的活计半点马虎不得。再嬉皮笑脸,仔细你们的工钱!

小豆子:(凑到老石身边,嬉皮笑脸)班头,您别生气呀。方才柱子问怀素大师,我还听说朝廷要让咱们刻怀素大师的《自叙帖》呢,是不是真的?

【老石眼神一动,刚要开口,工坊外传来脚步声,李大人身着官服,带着两个随从走进来】

场景二:长安宫束班刻石工坊 - 日

【李大人走到工坊中央,目光扫过满地的石料和工具,老石连忙带着三人上前见礼】

老石:参见李大人!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李大人:(点点头,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字帖)陛下听闻怀素法师的《自叙帖》堪称草书绝唱,特命宫束班将其刻成石碑,流传后世。这便是《自叙帖》的真迹摹本,你们且看看。

【小豆子抢先凑过去,展开字帖,众人围拢过来。只见纸上字迹连绵缠绕,笔势如疾风骤雨,笔画间带着一股狂放不羁的气势】

柱子:(瞪大了眼睛,挠了挠头)这……这字咋都连在一块儿了?我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这咋刻啊?

阿福:(盯着字帖,慢悠悠道)这狂草看着乱,实则有章法。你看这“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笔画之间的连带都有讲究,就是刻起来要费些功夫。

李大人:(眉头一皱,看向柱子)宫束班乃专业工匠,怎可说出这般外行话?这《自叙帖》是怀素法师自述学书经历之作,笔法精妙,意境深远,你们必须用心刻制,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老石:(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放心,我宫束班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这狂草刻石难度极大,还请大人宽限些时日。

李大人:(点头)时限一月,务必完工。我会定期前来查看进度,若出了差错,你们可担待不起。(说罢,带着随从转身离去)

【李大人走后,工坊内瞬间安静下来,柱子挠着头,小豆子皱着眉,阿福盯着字帖发呆】

小豆子:(叹了口气)这可咋整啊?这狂草比楷书难刻十倍都不止,一笔刻错,整个字就毁了。

老石:(拿起字帖,仔细端详)难也得刻!这是陛下的命令,也是咱们宫束班的荣耀。从今日起,所有人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摹帖,再刻石,谁都不许偷懒!

柱子:(拍了拍胸脯)班头,您放心!不就是刻字嘛,大不了我少睡点觉,肯定把这《自叙帖》刻好!

小豆子:(笑着推了柱子一把)就你?别到时候刻着刻着又走神,把“帖”刻成“贴”,那咱们可都得跟着倒霉。

阿福:(慢悠悠补充)还有,刻的时候别催我,我得一笔一笔看清楚,不然刻错了,补都不好补。

【老石看着三人吵吵闹闹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微微上扬。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字帖上,那狂放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预示着一场艰难却充满意义的刻石之旅即将开始】

第二幕:刻石中的笑料与难题

场景三:长安宫束班刻石工坊 - 三日后 - 日

【工坊内,四人各司其职。老石在一块打磨平整的青石上,用朱笔勾勒《自叙帖》的字迹,线条流畅有力。柱子、小豆子、阿福围在另一块石料旁,尝试刻制简单的笔画】

柱子:(握着刻刀,小心翼翼地刻着一横,可刻到一半,手一抖,笔画歪了)哎呀!又刻错了!

小豆子:(凑过来看了一眼,哈哈大笑)柱子,你这哪是刻狂草啊,分明是刻“蚯蚓”呢!你看这笔画歪歪扭扭的,跟怀素大师的字差了十万八千里。

柱子:(脸涨得通红,把刻刀一扔)这狂草的笔画太怪了!一会儿粗一会儿细,一会儿弯一会儿直,我根本把握不准!

阿福:(放下刻刀,拿起字帖对比)你得先看懂字帖上的笔势,狂草讲究“笔断意连”,刻的时候不仅要刻出笔画,还要刻出那种连贯的气势。你太急了,得慢下来。

【老石放下朱笔,走过来拿起柱子刻坏的石料,仔细看了看】

老石:柱子,不是我说你,刻石讲究“稳、准、狠”,你光有狠劲,却没稳劲和准劲。来,我教你,手腕要稳,眼睛盯着笔画的走势,刻的时候力道要均匀。(说着,拿起刻刀,示范着刻了一横,笔画平直有力)

柱子:(点点头,重新拿起刻刀,按照老石的方法尝试,这次笔画果然工整了许多)哎,真成了!班头,您这手艺也太厉害了!

小豆子:(撇了撇嘴)什么厉害啊,明明是柱子开窍了。对了班头,您说怀素大师写这《自叙帖》的时候,是不是喝了酒啊?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狂放的字?

老石:(笑了笑)怀素法师确实嗜酒,他常说“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据说他每次喝酒后,写字都如有神助,这《自叙帖》就是他酒后兴之所至写成的。

阿福:(慢悠悠道)难怪这字看着有股酒气,狂放不羁,要是咱们刻的时候也喝点酒,是不是能刻得更像?

柱子:(眼睛一亮,连忙附和)对啊对啊!阿福说得有道理,咱们喝点酒,说不定手就不抖了,刻得更流畅!

老石:(瞪了两人一眼)胡闹!刻石是严谨的活计,喝酒误事,要是刻错了,谁来承担责任?都给我老实干活,不许再提喝酒的事!

【就在这时,小豆子突然“哎呀”一声,众人看过去,只见他刻刀一滑,把“叙”字的“又”字旁刻断了】

小豆子:(苦着脸)完了完了,我把字刻坏了,这可咋整啊?

柱子:(幸灾乐祸地笑)让你刚才笑我,现在轮到你出错了吧!

老石:(走过去,拿起石料看了看,沉思片刻)别急,还能补救。(说着,拿起小刻刀,在刻断的地方轻轻雕琢,原本断裂的笔画,竟被他改成了一处巧妙的飞白,与整体字迹融为一体)

小豆子:(眼睛瞪得溜圆)班头,您太厉害了!这样一改,比原来还好看!

阿福:(点点头,慢悠悠道)这就是班头的手艺,化腐朽为神奇。咱们还得好好学啊。

【老石放下刻刀,擦了擦汗】:行了,别光顾着惊叹,赶紧干活。离一月时限还有二十多天,咱们得抓紧时间,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四人重新投入到刻石工作中,工坊内再次响起凿子、锤子的碰撞声,偶尔夹杂着柱子的抱怨、小豆子的惊叹和阿福慢悠悠的点评,一派热闹又忙碌的景象】

第三幕:攻坚克难,石碑成型

场景四:长安宫束班刻石工坊 - 二十日后 -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