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看向老周画的天王,点头道)
吴道子:你这天王线条稳重,衣袂虽不如“吴带当风”,却有几分匠人的扎实——你是想让天王既有威严,又让人觉得可靠?
(老周拱手)
先生慧眼!我们做工艺门,讲究的就是扎实耐用,画天王也一样,要是画得飘,买门的人看了不踏实,也就记不住天王教人行善的道理了。
(吴道子最后看向柱子画的小神,忍不住笑了)
吴道子:这小神画得笨拙,却透着一股子真诚,你是觉得,就算是小神,也能教人道理?
(柱子挠了挠头,小声说)
柱子:我师父说,大道理都是从小事来的。小神虽然不如菩萨、天王厉害,可要是能让人见了小神就想起不随地吐痰、不偷东西,也是好的。
(吴道子把画稿还给老周,拿起案上的长毫,走到素绢前,对四人说)
吴道子:你们过来,我教你们画一笔“鬼爪”。画鬼不是要吓住人,是要让人看见鬼的痛苦,从而明白作恶的代价。你们看——
(吴道子手持长毫,蘸了点浓墨,手腕轻转,素绢上立刻出现一只鬼爪,线条遒劲却不狰狞,爪尖微微弯曲,仿佛带着无尽的悔恨。四人凑上前,眼睛都看直了)
吴道子:(指着鬼爪)这鬼爪,不是要抓挠世人,是要抓住世人的心思——让他们看见这爪,就想起自己做过的错事,从而悔改。
(阿福忍不住拿起一支画笔,学着吴道子的样子,在一张废纸上画鬼爪,线条虽不如吴道子遒劲,却也有了几分悔恨的意味)
阿福:先生,我好像懂了!画鬼不是画“凶”,是画“悔”;画菩萨不是画“威”,是画“慈”;画天王不是画“猛”,是画“正”!
(吴道子点头,又拿起一支细毫,蘸了点朱砂,在鬼爪旁画了一朵莲花)
吴道子:没错。就算是地狱里的恶鬼,只要有心悔改,也能得莲花庇佑。你们做工艺门,把这样的鬼神佛画在门上,世人每天开门关门都能看见,久而久之,自然会明白善恶有报的道理——这就是“以画教化”,比说千句万句大道理都管用。
(慧能和尚笑着走上前,给几人倒了茶)
慧能:吴先生今日难得多说这么多话,你们真是有福气。这《地狱变相图》,先生本想画得威严,今日见了你们的画,倒想添几分温情,让世人知道,佛法不光有惩戒,更有慈悲。
(老周端起茶杯,双手递给吴道子)
老周:多谢先生指点,我们宫束班以后做工艺门,定要把“以画教化”记在心里。画鬼神佛,不光要画得好看,更要画得有道理,让买门的人见了就想起行善积德。
(小满从怀里掏出自己画的小神佛,小心翼翼地递给吴道子)
小满:先生,这是我画的小神佛,您能不能给我签个名?我想挂在我们宫束班的画室里,以后画画就看着它,提醒自己要画得真诚。
(吴道子接过画纸,拿起一支细毫,在画旁题了“心诚则灵”四个字,字迹苍劲有力)
吴道子:画画和做人一样,只要心诚,哪怕是小匠人,也能画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你们是工艺门的匠人,更是“教化世人”的画者,好好做,将来定有出息。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格窗,照在吴道子的《地狱变相图》素绢上,也照在宫束班四人的脸上。阿福捧着吴道子题字的画纸,笑得合不拢嘴;老周看着素绢上的鬼爪和莲花,若有所思;小满偷偷用指尖描摹着“心诚则灵”四个字;柱子则蹲在案边,学着吴道子的样子,在废纸上画起了莲花)
(吴道子看着四人,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拿起长毫,对着素绢轻轻落下,第一笔“地狱恶鬼”的轮廓,在夕阳下渐渐清晰——那恶鬼的眼中,没有狰狞,只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悔改,仿佛在等待一朵救赎的莲花)
场景三:宫束班工坊
【时】一月后,清晨,晨光熹微,工坊里飘着淡淡的墨香
【景】工坊宽敞,墙上挂满了宫束班新画的鬼神佛画稿,有阿福画的“悔悟恶鬼”,有小满画的“莲花菩萨”,有老周画的“正气天王”,还有柱子画的“善念小神”。工坊中央立着几扇刚做好的工艺门,门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纹间镶嵌着彩绘的鬼神佛形象,色彩鲜艳,却不张扬。工坊门口围了几个买门的百姓,正对着门上的画指指点点
【人】
- 宫束班四人:阿福、老周、小满、柱子,正忙着给新做好的工艺门上色
- 王大娘:买门的百姓,五十余岁,穿着粗布衣裳,正指着门上的“悔悟恶鬼”问
- 李二郎:买门的百姓,二十余岁,穿着短打,正看着门上的“莲花菩萨”点头
(王大娘指着门上的恶鬼,对阿福说)
王大娘:小伙子,你这门上的鬼怎么不凶啊?我以前见的鬼画,都张牙舞爪的,吓得我孙儿不敢看。你这鬼,怎么看着有点可怜?
(阿福放下画笔,笑着解释)
阿福:大娘,这鬼不是要吓您孙儿,是要让他知道,做了坏事就会像这鬼一样后悔。您看这鬼旁边有朵莲花,就是说只要改了错,就能变好——就像咱们街坊里的张二,以前爱偷东西,后来改了,现在还帮着照看街坊的孩子呢!
(王大娘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王大娘:原来是这样!那我买这扇门,让我孙儿每天看,就知道不能做坏事,还要知错就改。这门好,比那些光好看不顶用的门强多了!
(李二郎看着门上的莲花菩萨,对小满说)
李二郎:姑娘,你这菩萨画得真好看,看着就亲切。我娘身体不好,我买这扇门,让我娘每天开门都能看见菩萨,也能宽宽心。
(小满停下手中的活,笑着说)
小满:大哥,这菩萨不光是让人宽心,更是让人记得行善。您要是平时多帮衬邻里,比如帮王大娘提提水,帮李大爷修修屋顶,比光看菩萨还管用——菩萨最喜欢行善的人了。
(李二郎不好意思地笑了)
李二郎:你说得对!我以后一定多行善,不光让我娘宽心,也让街坊们都高兴。
(老周看着眼前的景象,对柱子说)
老周:你看,咱们听了吴道子先生的话,把“以画教化”融到工艺门里,不光门卖得好,还能帮着教化世人,这才是咱们宫束班该做的事。
(柱子拿着一支细毫,正在给门上的小神画眼睛,闻言点了点头)
柱子:师父,我现在画小神,都想着要让看见的人想起一件小事——比如不随地扔垃圾,不欺负小孩。吴道子先生说“心诚则灵”,我觉得只要我画得真诚,别人一定能明白。
(阿福凑过来,拍了拍柱子的肩膀)
阿福:憨货,进步不小啊!以后咱们宫束班要多画这样的鬼神佛,让长安城的百姓,只要买了咱们的工艺门,就能明白行善积德的道理——说不定哪天,吴道子先生路过,看见咱们的门,还会夸咱们呢!
(小满笑着补充)
小满:不光是长安城,以后咱们还要把工艺门卖到洛阳、扬州,让更多人看见咱们画的鬼神佛,让更多人明白善恶有报的道理。
(晨光渐亮,照在工坊里的工艺门上,门上的鬼神佛在阳光下仿佛有了生命:悔悟的恶鬼垂着头,仿佛在反思;莲花菩萨微笑着,仿佛在祝福;正气的天王挺直腰,仿佛在守护;善念的小神挥着手,仿佛在提醒。买门的百姓陆续付了钱,扛着门高高兴兴地走了,嘴里还念叨着门上的画——“以后要多行善”“不能做坏事”“要知错就改”。)
(宫束班四人看着百姓的背影,都笑了。阿福拿起画笔,在一张新的画纸上画起了吴道子的样子,老周在旁边磨墨,小满在画纸边角画了朵莲花,柱子则在画纸下方写了四个字——“画以载道”。晨光中,四人的身影和墙上的鬼神佛画稿重叠在一起,仿佛成了一幅新的“教化图”,温柔而坚定地,诉说着一个关于匠人、画艺和善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