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监造走后,工坊里一片欢呼。柱子把萝卜扔到空中,又接住;小吏把《考工记》举起来,转了个圈;阿福则跑到墙角,把之前刻的小松鼠螺钿片拿出来,粘在了一个小铜勺上。】
老班头:(看着他们,笑着摇了摇头)你们这群憨货,显眼包,不过……做得好!今晚俺请你们吃洛阳水席,管够!
柱子:(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俺早就想吃洛阳水席了,特别是那道牡丹燕菜!
小吏:(幞头又滑下来了,他也不管了)班头,吃完水席,咱们能不能再做一面镜子,俺想给俺娘送回去。
阿福:(凑过来说)俺也想做一面,上面刻满小松鼠,送给俺家隔壁的小花。
老班头:(笑着说)行,都依你们!只要咱们宫束班好好干,以后有的是机会做铜器,有的是机会吃洛阳水席!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工坊里,照在三人高兴的脸上,也照在那面刚做好的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青铜镜上,镜子反射出的光,照亮了整个工坊,也照亮了这群憨货显眼包的未来。】
【数月后,长安大明宫,唐玄宗拿着那面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青铜镜,仔细看了看,笑着说:“这镜子做得不错,螺钿精致,花纹生动,少府监的工匠们真是用心了。”旁边的高力士赶紧说:“陛下,这面镜子是洛阳少府监宫束班做的,据说那班工匠都是些憨直的汉子,干活很是认真。”唐玄宗点了点头:“憨直好,憨直的人不会偷工减料。传旨,赏宫束班白银五十两,匾额一块,以示嘉奖。”】
【洛阳城,宫束班的工坊里,老班头和柱子、小吏、阿福正围着那块“巧夺天工”的匾额,笑得合不拢嘴。老张端着陶碗,站在一旁,笑着说:“老班头,你们这群憨货,这下成名人了,以后俺送料都得跟你们沾光了。”老班头笑着说:“都是大家的功劳,以后咱们继续好好干,做出更多好铜器,让全天下都知道咱们宫束班!”】
【工坊外,阳光正好,风吹过,带来了洛阳城的花香,也带来了这群憨
唐宫匠事:螺钿镜里的憨货传奇
第四幕:盛名之下的“新麻烦”
场景一:宫束班工坊 日 外
【工坊门口挂着那块“巧夺天工”的匾额,红漆金字,在阳光下格外惹眼。路过的工匠、百姓都忍不住驻足张望,有的还踮着脚往院里瞅。老张端着陶碗,靠在门框上,见人就指匾额,唾沫星子横飞。】
老张:看见没?这可是陛下赏的!宫束班做的螺钿镜,陛下都夸好!俺跟你们说,那天王少卿来的时候,柱子那憨小子还差点把铜胎摔了……
【柱子扛着一捆铜丝从外面进来,听见老张的话,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赶紧把铜丝往院里挪,脚下没注意,差点绊倒门口的石墩子。】
柱子:(嘟囔着)老张叔,您别总提那事儿了,俺现在干活可稳当了!
【院里,小吏正蹲在地上,把《考工记》摊开,旁边摆着一堆螺钿片、鱼鳔、松脂,嘴里念念有词。阿福则拿着小刻刀,在一块铜片上刻着什么,刻完还偷偷往怀里塞。】
小吏:(突然一拍大腿)找到了!《考工记》里说“螺钿嵌金,其光愈盛”,咱们下次做镜子,要是在螺钿边上嵌点金丝,肯定比之前的更好!
阿福:(凑过去,从怀里掏出那块铜片)小吏哥,你看俺刻的松鼠,这次加了尾巴上的绒毛,要是嵌上金丝,是不是像真的一样?
【老班头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纸,是少府监送来的新差事。他皱着眉头,把纸往桌上一拍。】
老班头:别琢磨金丝、松鼠了,新差事来了——要给吏部尚书做一面“松鹤延年纹嵌螺钿铜镜”,要求比上次那面还高,十天内交货。
小吏:(赶紧凑过去看纸,幞头又滑下来)吏部尚书?那可是大官!《考工记》里说“为贵者作器,必精其工”,咱们得用最好的料!
柱子:(挠着头)最好的料?是不是得用巩县最好的铜?俺明天就去拉,保证比上次的还纯!
阿福:(眼睛一亮)松鹤延年纹!那仙鹤的翅膀能刻更多纹路,松树的叶子还能嵌不同颜色的螺钿,红的、绿的……
老班头:(瞪了阿福一眼)先别想花里胡哨的,这次要是出岔子,别说赏钱,咱们这“巧夺天工”的匾额都得被摘了!小吏,调胶的配方再核对三遍;柱子,铜胎打磨要是敢有一点划痕,你就自己用砂纸磨到天亮;阿福,不准在铜器上刻松鼠,要是被我发现,你就把刻刀交出来!
【三人赶紧点头,不敢再多说。老张在门口听见,笑着喊:“老班头,别这么凶嘛!你们这群憨货,上次能做好,这次肯定也行!”】
场景二:工坊内堂 日 内
【五天后,内堂里堆满了材料,铜胎已经打好,泛着亮红色的光。小吏正在调胶,这次他把配方写在三块木牌上,分别插在鱼鳔、松脂、朱砂的罐子旁,时不时就看一眼。】
小吏:鱼鳔四钱,松脂六钱,朱砂一钱……没错,这次绝对没错!
【阿福蹲在一旁,手里拿着剪刀剪螺钿片,要剪成松树的形状。他偷偷看了一眼老班头,见老班头在打磨铜胎,赶紧从怀里掏出一小块螺钿片,刻了个小松鼠的脑袋,又赶紧藏回去。】
柱子:(扛着一块磨好的铜片进来,放在桌上)班头,您看这铜胎,磨得能照见人了,比俺家娃的铜镜还亮!
老班头:(放下砂纸,拿起铜胎看了看,点了点头)不错,这次没出岔子。阿福,松树的螺钿片剪得怎么样了?别剪歪了,吏部尚书要是看见松树叶子歪歪扭扭,肯定不高兴。
阿福:(赶紧举起手里的螺钿片)班头,您看,这叶子剪得整整齐齐,一片不多,一片不少!
【就在这时,工坊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锦缎衣服的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家丁。那人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画着山水,看见桌上的铜胎和螺钿片,皱了皱眉头。】
锦缎男:(开口就带傲气)你们就是宫束班?做那面高士宴乐纹螺钿镜的?
老班头:(赶紧上前)正是小人,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锦缎男:(指了指桌上的铜胎)我是吏部尚书家的管家,来看看你们做的镜子。尚书大人说了,这镜子要是做得不好,不仅不给钱,还要把你们的匾额摘了!
柱子:(一听这话,急了)俺们做得可好了!铜胎磨得比您的锦缎还光,螺钿片剪得比您的扇子还齐!
小吏:(赶紧拉了拉柱子的衣角,对管家鞠躬)管家大人放心,我们按照《考工记》的标准来做,保证符合尚书大人的要求。
管家:(冷笑一声,拿起一块螺钿片看了看)《考工记》?我可不懂什么记,我只知道,尚书大人的镜子,必须比宫里的还好!你们这螺钿片,光泽不够亮,得换更好的!
阿福:(小声嘟囔)这已经是最好的螺钿了,是老张叔从海边运来的,比上次的还好呢……
管家:(听见阿福的话,瞪了他一眼)你个小屁孩懂什么?赶紧换,要是三天内换不好,你们就等着瞧!
【管家说完,背着手走了。老班头看着桌上的螺钿片,叹了口气。】
老班头:这可怎么办?最好的螺钿都在这了,去哪找更好的?
柱子:(一拍胸脯)俺去海边找!俺听说莱州的螺钿最好,俺明天就出发,三天内肯定能回来!
小吏:(皱着眉头)莱州离这有几百里地,三天怎么够?《考工记》里说“取材必近,否则延误工期”,你这一去一回,肯定赶不上。
阿福:(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那块刻了松鼠脑袋的螺钿片)班头,老张叔说他有个朋友在登州,家里存着一批“夜光螺”的螺钿片,晚上都能泛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借来。
老班头:(眼睛一亮)夜光螺?那可是好东西!老张呢?赶紧让他去借!
【柱子赶紧跑出去找老张,不一会儿,老张就端着陶碗进来了。】
老张:老班头,你们要借夜光螺钿片?俺那朋友可是个倔脾气,上次俺借他的渔网,他都跟俺吵了一架,这次不一定肯借。
老班头:(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递给老张)拿着,这是定金,要是能借来,再给二两。无论如何,都得把螺钿片弄来,不然咱们这宫束班就完了!
老张:(接过银子,揣进怀里)行,俺明天一早就去登州,保证三天内回来!
【老张走后,老班头看着三人,严肃地说:“接下来三天,咱们得抓紧时间,柱子,你继续打磨铜胎;小吏,你再调些胶,备用;阿福,你把剪好的螺钿片整理好,等夜光螺钿片来了,咱们就嵌!”】
第五幕:憨货们的“应急妙计”
场景一:工坊内堂 夜 内
【两天后,夜晚的工坊里,油灯亮着,三人还在干活。柱子趴在桌上,一边打磨铜胎,一边打哈欠;小吏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木牌,反复核对胶的配方;阿福则在整理螺钿片,把剪好的松树、仙鹤螺钿片分类放好。】
柱子:(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老张叔怎么还不回来?明天就是第三天了,要是再不来,咱们就赶不上工期了。
小吏:(也有些着急)是啊,《考工记》里说“工期不可误,误则失信”,要是误了吏部尚书的工期,咱们可担待不起。
阿福:(突然站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你们听,外面有马蹄声!是不是老张叔回来了?
【三人赶紧跑到门口,果然看见老张骑着一匹瘦马,手里抱着一个布包,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老张:(跳下马,把布包递给老班头)可……可算回来了!这就是夜光螺钿片,俺那朋友一开始不肯借,俺跟他磨了一天一夜,他才肯给!
老班头:(赶紧打开布包,里面是几片银白色的螺钿片,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太好了!真是夜光螺钿片!
【四人赶紧把螺钿片拿回内堂,放在油灯下看。夜光螺钿片果然比普通的螺钿片亮,还带着淡淡的蓝色光泽。】
小吏:(激动地说)有了这夜光螺钿片,咱们的镜子肯定能让吏部尚书满意!俺现在就调胶,咱们连夜嵌螺钿!
【老班头点了点头,四人开始忙活起来。小吏调胶,柱子帮忙递材料,阿福则按照镜样,把夜光螺钿片剪成松树的形状,老班头负责把螺钿片嵌到铜胎上。】
【可刚嵌了几片,意外就发生了——阿福剪夜光螺钿片的时候,不小心剪坏了一片,而且这片正好是要嵌在松树顶端的,要是少了这片,松树就不完整了。】
阿福:(拿着剪坏的螺钿片,眼圈红了)班头,俺……俺剪坏了,这可怎么办?就这一片夜光螺钿片够剪松树顶端的了……
老班头:(接过螺钿片看了看,也有些着急)这可怎么好?老张说这是最后一片夜光螺钿片了,再找也没有了。
柱子:(挠着头,突然想到什么)俺有办法!俺家娃上次把布剪坏了,他娘就用别的布补了个小花,咱们也用别的螺钿片补一补,再嵌点金丝,说不定看不出来!
小吏:(皱着眉头)可是《考工记》里没说过这样的办法,会不会不符合规制?
老班头:(想了想,咬了咬牙)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就按柱子说的办!小吏,你去找点金丝来;阿福,你用普通的螺钿片剪个小月亮,补在松树顶端,再用金丝把边缘包起来;柱子,你帮我把嵌好的螺钿片压牢,别掉了!
【四人赶紧行动起来,小吏从工具箱里找出几根金丝,阿福则快速剪了个小月亮螺钿片,柱子帮忙按住铜胎,老班头小心翼翼地把小月亮嵌上去,再用金丝把边缘包好。】
【天亮的时候,镜子终于做好了。镜背上的松树用夜光螺钿片嵌成,顶端的小月亮用普通螺钿片加金丝修补,在阳光下,夜光螺钿片泛着蓝光,金丝闪着金光,小月亮看起来就像挂在松树上一样,不仅不突兀,还多了几分意境。】
阿福:(看着镜子,高兴地说)班头,您看,比俺想象的还好!这小月亮就像真的一样!
柱子:(也凑过来看)是啊,俺就说这办法行!吏部尚书肯定看不出来!
老班头:(松了口气,笑着说)你们这群憨货,还真有办法。不过这事可不能让别人知道,特别是那个管家。
场景二:工坊门口 日 外
【第二天,吏部尚书的管家又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家丁。他一进门就皱着眉头,直奔内堂,看见桌上的镜子,赶紧拿起来看。】
管家:(拿着镜子,左看右看,眼睛越睁越大)这……这镜子怎么比我想象的还好?这松树的光泽,还有这顶端的小月亮,真是绝了!
老班头:(赶紧说)管家大人,这小月亮是特意加的,寓意“松鹤延年,月满团圆”,希望尚书大人喜欢。
管家:(笑着点头)好!好!尚书大人肯定会喜欢!我这就把镜子送回去,要是尚书大人满意,肯定会给你们赏钱!
【管家说完,小心翼翼地把镜子包好,带着家丁走了。工坊里一片欢呼,柱子把铜锤扔到空中,又接住;小吏把《考工记》举起来,转了个圈;阿福则偷偷把那块刻了松鼠的螺钿片拿出来,嵌在了一个小铜勺上。】
老班头:(看着他们,笑着摇了摇头)你们这群憨货,显眼包,不过……做得好!今晚俺还请你们吃洛阳水席,管够!
柱子:(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俺还要吃牡丹燕菜!
小吏:(幞头又滑下来了,他也不管了)班头,下次咱们还能做更难的铜器吗?俺想试试《考工记》里说的“错金铜器”!
阿福:(凑过来说)俺也想试试,俺要在错金铜器上刻满小松鼠,让全洛阳的人都知道俺刻的松鼠最好看!
老班头:(笑着说)行,都依你们!只要咱们宫束班好好干,以后有的是机会做更难的铜器,有的是机会吃洛阳水席!
尾声
【半个月后,少府监又派人来,给宫束班送来了赏钱,还有一张新的差事——给太子做一面“龙凤呈祥纹嵌螺钿错金铜镜”。老班头拿着差事单,笑着对三人说:“新差事来了,咱们得好好干,不能给宫束班丢脸!”】
柱子:(拍着胸脯)班头放心,俺保证把铜胎打磨得比太子的玉佩还亮!
小吏:(把《考工记》抱在怀里)俺会按照《考工记》的最高标准调胶、嵌螺钿,保证不出岔子!
阿福:(手里拿着刻刀)俺会把龙凤的纹路刻得栩栩如生,这次……俺就不刻松鼠了,俺刻只小龙,跟龙凤配在一起!
【老班头看着三人,笑着点了点头。工坊外,阳光正好,风吹过,带来了洛阳城的花香,那块“巧夺天工”的匾额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见证这群憨货显眼包的传奇,也在期待他们未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