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娘子(拿起一片鲙片,放在鼻尖轻嗅):一点腥味都没有,还带着鱼肉的鲜甜。快,把鲙片放进铺了冰块的陶盆里,冰一会儿更爽口。
【老周点点头,将切好的鲙片小心地放进陶盆,冰块的凉气裹着鱼肉的鲜香,瞬间驱散了暑气。阿青拿起一片鲙片,蘸了点姜醋,送进嘴里,眼睛一下子亮了】
阿青(嚼了两下,忍不住赞叹):鲜!太鲜了!这鱼肉在嘴里一抿就化,姜醋的酸味刚好压住腥味,还带着点紫苏的清香,比西市酒楼的还好吃!
石头(也拿起一片,大口嚼着,含糊地说):没想到咱们这群摆弄木头的,也能做出这么好的鲙!老周,你这手艺藏得够深啊!
老周(擦了擦汗,笑着拿起一片鲙片):不是我手艺好,是咱们工艺门的人,手上都有“准头”。切木要算好尺寸,切鲙要掌握力度,道理是一样的。再说,这鱼新鲜,调料也齐,想不好吃都难。
【林娘子端来凉茶,给每人倒了一碗。五人围坐在石桌旁,一边吃着鲙片,一边喝着凉茶,偶尔聊起往日做活的趣事。老槐树上的蝉鸣阵阵,风里带着草木的清香,鲙片的鲜甜在舌尖萦绕,夏日的燥热渐渐消散】
小郎(舔了舔嘴唇,看着陶盆里剩下的鲙片):老周叔,下次咱们还做鲙好不好?我还想试试切别的鱼,比如鲈鱼,听说鲈鱼鲙更鲜呢!
老周(摸了摸小郎的头,笑着说):好啊!下次歇工,咱们就去买鲈鱼。不仅要做鲙,还要试试别的吃法。咱们工艺门的人,不仅要会做活,还要会过日子,会尝鲜。
阿青(举起茶碗,对着众人):说得好!为了咱们的好手艺,也为了这口鲜鲙,干一碗!
【众人纷纷举起茶碗,清脆的碰碗声在庭院里响起,与蝉鸣、风声交织在一起。陶盆里的鲙片渐渐少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惬意】
场景三:工艺门庭院 - 黄昏 - 外
【夕阳西下,余晖将庭院染成橙红色。石桌上的陶盆已经空了,姜醋碟也见了底。老周正在擦拭菜刀,阿青收拾着竹筐,石头帮着林娘子洗陶盆,小郎则坐在门槛上,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林娘子(看着收拾干净的庭院,笑着说):今日这顿鲙,怕是要记好久。以前总觉得,咱们做工艺的,只能跟木头打交道,没想到闲暇时做点吃食,也这么有意思。
老周(把菜刀放回木架,点了点头):是啊,日子过得忙,偶尔停下来,跟大伙儿一起做点喜欢的事,才叫过日子。这切鲙的手艺,咱们也算学会了,往后若是有邻里来串门,也能露一手。
阿青(拍了拍石头的肩膀):下次咱们可以多切些鲙,送给隔壁的张木匠、李铁匠,让他们也尝尝咱们工艺门的手艺。
石头(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让他们知道,咱们不仅会做门、雕花,还会做这么好吃的鲙!
【小郎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片槐树叶,递给老周】:老周叔,你看这片叶子,像不像你切的鲙片?
老周(接过槐树叶,看着上面的纹路,笑着说):像!等秋天槐叶黄了,咱们再切鲙,到时候用槐叶衬底,肯定更好看。
【夕阳渐渐沉下,夜幕开始降临。五人收拾好东西,走进屋内,庭院里只剩下老槐树和石桌,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鲙片的鲜香。远处传来街坊归家的脚步声,偶尔夹杂着孩童的嬉闹声,唐朝的黄昏,在烟火气中缓缓落幕,而工艺门的闲暇时光,也在这鲜美的鲙片中,留下了温暖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