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339章 唐《花萼相辉楼》

第339章 唐《花萼相辉楼》(1 / 2)

花萼凝辉

人物表

- 李憨:宫束班班头,三十余岁,身材敦实,手上布满老茧,看似粗鲁莽撞,实则对木构精度执念极深,常因“差一分便塌了风骨”与工匠争执。

- 陈墨:宫束班木作匠师,二十七八岁,眉眼清秀,擅长雕花,能在方寸木头上刻出“风过牡丹动”的活态,却总因过于追求细节被李憨骂“磨洋工”。

- 王夯:宫束班石作匠师,四十岁,沉默寡言,力大无穷,能徒手搬起半人高的青石板,对石材纹理的判断从未出错,只信“石头会说话”。

- 赵巧:宫束班漆作匠师,二十出头,姑娘家,手脚麻利,调漆配色独步,能调出与晚霞无二的“胭脂红”,却因性别常被其他工匠质疑“小姑娘家懂什么承重”。

- 高力士:内侍省少监,五十余岁,举止端庄,眼神锐利,受唐玄宗之命监造花萼相辉楼,起初轻视民间工匠,后被其技艺与执着打动。

- 唐玄宗:李隆基,四十岁左右,意气风发,重视兄弟情谊,欲建花萼相辉楼彰显“兄友弟恭”,对建筑细节有极高要求。

- 张九龄:宰相,五十余岁,老成持重,关注工程耗资与民生,曾劝诫玄宗“楼可建,民不可劳”。

- 众工匠:宫束班学徒、其他工种匠人,各有性格,构成民间工匠群像。

第一幕:诏命突至,憨班领命

场景一:长安城东南,宫束班作坊

【时】唐开元十四年,春,辰时

【景】作坊院内堆满木料、石材,锯木声、凿木声此起彼伏。李憨光着膀子,正蹲在地上用墨斗弹线,背上汗珠顺着旧疤往下淌。陈墨坐在一旁木凳上,拿着刻刀雕琢一块桃木,木屑如雪花般落在膝头。王夯靠在青石板上打盹,手里还攥着半截刚磨好的錾子。赵巧蹲在漆桶旁,用细毛刷蘸着漆,在木板上试色,指尖沾着红漆,像抹了胭脂。

【动作】李憨弹完线,起身踹了踹王夯的腿,声音洪亮如钟。

李憨:(粗声粗气)王夯!别睡了!这批柱础石要是再磨不出“圆中带方”的弧度,晚上就别想喝我的高粱酒!

【动作】王夯慢悠悠睁开眼,把錾子别在腰上,没说话,走到青石板前,伸出粗糙的手掌贴在石材上,来回摩挲,像摸自家孩子的脸。

王夯:(声音低沉)石头说,它左边硬,右边软,得从右边先下錾,不然会裂。

【动作】陈墨放下刻刀,举着桃木凑近李憨,眼里闪着光。

陈墨:班头,你看这牡丹,我加了片卷边的叶子,风一吹,是不是像要飘起来?

【动作】李憨瞥了一眼,伸手在桃木上敲了敲,眉头皱成疙瘩。

李憨:飘什么飘!这是要安在花萼楼的廊柱上,不是姑娘家的梳妆盒!柱上雕花得稳,得撑住楼的气势,你这叶子太柔,风一吹就塌了!(顿了顿,声音稍缓)再改,把叶子的筋刻深些,要透着股硬气。

【动作】赵巧站起身,拿着试色的木板走过来,小声开口。

赵巧:班头,我调了新的“晚霞漆”,你看配楼檐行不行?上次你说要“像夕阳落在琉璃上的色”,我加了点赭石,应该差不多了。

【动作】李憨接过木板,对着太阳举起来,眯着眼看了半天,嘴角不自觉往上扬,又很快压下去。

李憨:还行,就是别太艳,皇家的楼,得沉得住气。

【动作】突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停在作坊门口。两个身着紫袍的内侍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禁军,气势威严。作坊里的工匠瞬间停了手,纷纷站好,大气不敢出。高力士走在最前面,目光扫过院内的工匠,最后落在李憨身上。

高力士:(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哪位是宫束班班头李憨?

【动作】李憨往前跨了一步,双手抱拳,腰杆挺得笔直,脸上却有些紧张,手心冒了汗。

李憨:小人便是李憨,不知公公找小人何事?

高力士:(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圣旨,展开)陛下有旨:命宫束班领民间工匠,于兴庆宫东侧建造花萼相辉楼,工期一年,需得“飞檐映日,雕梁绕云,彰显兄弟情谊,不负天下瞩目”。尔等需尽心竭力,不得有误。

【动作】众工匠哗然,有人惊得手里的工具掉在地上。陈墨瞪大了眼,王夯也站直了身子,赵巧攥紧了手里的漆刷。李憨愣了愣,随即双膝跪地,双手接过圣旨,声音有些发颤,却很坚定。

李憨:小人李憨,率宫束班全体工匠,接陛下圣命!定不辱使命,建出天下第一等的花萼相辉楼!

【动作】高力士收好圣旨,走到李憨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审视。

高力士:陛下说了,花萼楼是彰显皇家气度的要紧事,你们都是民间工匠,可别拿“乡野手艺”糊弄差事。若是出了差错,不仅你们脑袋不保,连咱家也担待不起。

李憨:(抬起头,眼神里没了紧张,只剩执着)公公放心!小人手里的活,从来只分“成”与“不成”,不分“民间”与“皇家”。木头不会骗人,石头也不会骗人,花萼楼建得好不好,完工那天,太阳照着楼檐,风穿过廊柱,自有分晓!

【动作】高力士挑了挑眉,没再多说,转身吩咐内侍:“给他们颁下工部的图纸和物料清单,三日后,兴庆宫工地集合。”说完,便带着人离开了。

【动作】等内侍走远,工匠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

陈墨:班头,花萼楼啊!那可是陛下要给诸王建的楼,图纸上的飞檐都有三层,咱们能建好吗?

王夯:(拍了拍李憨的肩膀)能建。只要料够好,活够细,没有建不起来的楼。

赵巧:可是……他们都说咱们是民间工匠,比不过官营作坊的匠人,要是出了错怎么办?

【动作】李憨站起身,把圣旨叠好揣进怀里,走到院子中央,大声喊:“都别吵了!”工匠们瞬间安静下来,看着他。

李憨:陛下信得过咱们,把这么大的活交给宫束班,咱们不能给民间工匠丢脸!从今天起,所有人卯时上工,酉时收工,图纸我会连夜看,物料清单赵巧盯着,陈墨你负责木作的样式,王夯你去选柱础石和地基的石材。记住,花萼楼是要传后世的,咱们手里的每一刀、每一凿,都得对得起自己的手艺!

【动作】众工匠齐声应和:“是!班头!”阳光透过作坊的木窗,照在他们脸上,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李憨看着眼前的工匠们,握紧了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花萼相辉楼建好,让所有人看看,民间工匠的手艺,不输任何人。

第二幕:工地风波,憨匠较真

场景二:兴庆宫东侧工地,夏,巳时

【时】三个月后,夏,巳时

【景】工地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地基已打好,十几根木柱立在基坑里,工匠们有的在搭脚手架,有的在雕琢木构件,有的在搅拌砂浆。李憨戴着草帽,手里拿着图纸,在工地里来回踱步,时不时停下来,用尺子量木柱的垂直度。高力士站在不远处的高台上,身边跟着几个工部的官员,正看着工地的进度。

【动作】陈墨拿着一根雕好的梁枋,跑到李憨面前,脸上带着得意。

陈墨:班头,你看这“缠枝莲”,我按照你说的,把花瓣的筋刻深了,现在看着是不是又稳又活?

【动作】李憨接过梁枋,放在地上,蹲下来仔细看,用手指摸着雕花的纹路,突然脸色一沉,从腰间抽出凿子,在一根莲茎上敲了敲。

李憨:这根茎太细了!梁枋是要承重的,雕花再好看,要是断了怎么办?你得把茎的宽度加半寸,不然这梁枋,我不用!

陈墨:(急得脸通红)半寸?加了半寸,缠枝的弧度就变了,不好看了!班头,我都雕了三天了,能不能通融一下?

李憨:(语气坚决)不能!好看是给人看的,结实是给楼用的。花萼楼要站几十年、几百年,不是摆着看的花瓶!今天之内,重新雕,要是还这样,你就去帮王夯搬石头!

【动作】陈墨咬了咬嘴唇,没再争辩,抱着梁枋转身走了,嘴里小声嘀咕:“明明就差一点……”

【动作】王夯带着几个石匠,正往基坑里放柱础石。他指挥着工匠们用撬棍撬动石材,自己则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柱础石的位置,突然大喊:“停!”

【动作】工匠们立刻停手,疑惑地看着他。王夯走到柱础石旁,蹲下来,用手量了量石材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又看了看地基的水平线。

王夯:(对着负责放线的工匠说)线歪了!柱础石得往左移三分,不然木柱立上去,整个楼的重心都会偏。

放线工匠:(挠了挠头)王师傅,我用墨斗弹的线,怎么会歪?是不是你看错了?

【动作】王夯没说话,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麻绳,两端系上小石子,放在基坑上,等麻绳稳定后,对着墨线比了比。众人一看,墨线果然比麻绳歪了一点。

王夯:(声音依旧低沉)墨斗的线会被风吹偏,麻绳不会。柱础石是楼的脚,脚歪了,楼能站正吗?重新放线,移石头!

【动作】放线工匠脸一红,赶紧去重新放线。高力士在高台上看到这一幕,对身边的工部官员说:“这王夯,倒真是个懂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