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307章 隋朝7

第307章 隋朝7(2 / 2)

小砚:(盯着窑火,时不时用小棍拨一下柴)放心,我问过老张,他说这个小窑的火候,他熟得很。

【窑火噼啪作响,柴房里的温度越来越高,三人的衣服都被汗浸湿了。从傍晚到深夜,他们轮流守着窑,不敢有半点松懈。】

场景四:柴房 - 凌晨 - 内

【天快亮了,窑火渐渐弱了下来。小砚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里面的瓷杯被烧得泛着莹白的光。】

【小满赶紧递过一块湿布,柱子用夹子夹住瓷杯,放在湿布上。三人围在一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瓷杯,等着它冷却。】

【过了一会儿,瓷杯凉了,柱子轻轻拿起,递到小砚手里。小砚拿着瓷杯,对着窗外的晨光看过去,晨光透过杯壁,在地上映出淡淡的光斑,杯壁薄得像一层纸,能看清对面的手指。】

小砚:(声音发抖)成了!真的成了!透了!

小满:(凑过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太好看了!比玉杯还好看!摸起来滑滑的,像婴儿的皮肤。

柱子:(也笑了,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别高兴太早,得藏好,别让师父和周掌窑发现,不然又得挨骂。

【三人把瓷杯用布包好,藏在柴房的角落里,约定等过几天,找个机会再拿出来“欣赏”。】

场景五:作坊内 - 次日 - 内

【老班头正在检查刚做好的瓷碗,周掌窑站在旁边,手里拿着账本,一边看一边点头。】

周掌窑:赵班头,你们宫束班的活计就是好,这碗的釉色均匀,胎质也细,送到洛阳宫,陛下肯定满意。

老班头:(拱手)周掌事过奖了,都是兄弟们用心做的,不敢出半点差错。

【小砚、柱子、小满在旁边干活,时不时对视一眼,忍着笑,心里藏着“秘密”,干活都比平时有劲。】

【突然,杂役老张匆匆跑进来,脸色发白,凑到老班头身边,小声说了几句。老班头的脸色一下子变了,转身看向小砚三人。】

老班头:(声音严厉)你们三个,跟我来后院!

【三人心里一紧,知道可能是瓷杯被发现了,互相看了一眼,低着头跟在老班头后面,往柴房走去。】

第三幕:“憨货”的匠心

场景六:柴房 - 日 - 内

【老班头走进柴房,一眼就看到角落里用布包着的瓷杯,走过去拿起来,打开布,看到里面的透影白瓷杯,眼睛微微一怔。】

【小砚、柱子、小满低着头,不敢看老班头,等着挨骂。】

老班头:(拿着瓷杯,对着光看了半天,声音低沉)这是谁做的?

【没人说话,过了一会儿,柱子抬起头,小声说:“师父,是我们三个一起做的,我牵头的,要骂就骂我吧。”】

小砚:(赶紧接话)师父,不是大师兄的错,是我想出来的主意,我觉得总做一样的瓷没意思,想试试做个薄的,能透影的。

小满:(也抬起头)师父,我也帮忙了,涂釉是我弄的,您别骂师兄们。

【老班头看着三人,手里拿着瓷杯,手指轻轻摩挲着杯壁,过了半天,突然笑了,笑声粗哑,却带着欣慰。】

老班头:你们这群憨货!知道做这么薄的瓷有多难吗?胎土要揉三遍,陶轮要转得刚好,釉要涂得均匀,火候差一点都不成。你们倒好,偷偷摸摸在柴房里折腾,就不怕烧裂了,白忙活一场?

小砚:(愣了一下,挠挠头)我们想试试,要是成了,就能做更好看的瓷了。

老班头:(叹了口气,把瓷杯递给小砚)你们啊,就是玩心重,可这玩心,偏偏用在了正地方。这瓷杯,做得好,比我年轻时做的还好,胎薄透光,釉色莹润,是件好东西。

【三人没想到老班头不仅没骂他们,还夸了他们,都高兴得笑了,之前的紧张一扫而空。】

场景七:柴房外 - 日 - 外

【就在这时,周掌窑走了过来,看到柴房里的几人,皱着眉走进去。】

周掌窑:赵班头,你们在这儿干啥呢?宫里催着要瓷,可别耽误了活计。

【周掌窑看到小砚手里的透影白瓷杯,眼睛一下子亮了,走过去拿过来,对着光看了半天,嘴里不停念叨:“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这薄度,这透光性,我在官窑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白瓷!”】

老班头:(拱手)周掌事,这是徒弟们一时兴起做的,还没来得及跟您说。

周掌窑:(笑着拍了拍老班头的肩膀)兴起?这哪里是兴起,这是匠心!赵班头,你们宫束班有好徒弟啊!这瓷杯,我得带去给洛阳宫的管事看看,说不定陛下能赏你们!

【小砚、柱子、小满听了,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小满甚至偷偷抹了抹眼睛。】

老班头:(看着徒弟们,眼里满是骄傲)周掌事过奖了,都是孩子们肯琢磨,敢尝试。其实做瓷这行,光有规矩不行,还得有股子“玩心”,敢想敢做,才能做出好东西。

周掌窑:说得对!说得对!以后你们宫束班,要是想做些新鲜玩意儿,尽管跟我说,我支持你们!

场景八:官窑作坊院 - 几天后 - 日 - 外

【阳光正好,官窑作坊院里,老班头带着小砚、柱子、小满,正在做新的透影白瓷杯。这次不再是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周掌窑还特意给他们调了最好的高岭土和釉料。】

【陶轮转得飞快,柱子捏着瓷坯,小砚帮忙刮薄,小满涂着釉料,老班头在旁边指导,时不时上手帮忙调整。杂役老张在旁边添柴,脸上也带着笑。】

【周掌窑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做瓷,嘴里不停称赞:“好!再薄一点,注意釉要涂均匀,火候一定要稳住!”】

【小砚拿着做好的瓷坯,对着阳光看,笑着对柱子和小满说:“这次肯定比上次的还好!咱们宫束班,以后要做更多好看的瓷,让全天下都知道!”】

柱子:(点头)嗯!以后咱们不光做杯子,还做碗,做瓶子,都做透影的,让陛下也喜欢咱们做的瓷!

小满:(手里拿着细毛笔,认真地涂釉)我要把釉涂得更均匀,让瓷杯更透,更好看!

【老班头看着徒弟们热闹的样子,嘴角扬起笑容,手里拿着一块高岭土,慢慢揉着,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也照在作坊院里一排排正在晾晒的透影白瓷杯雏形上,那些瓷坯透着淡淡的光,像一个个小小的月亮,照亮了隋朝的瓷火,也照亮了一群“憨货”的匠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