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256章 三国1

第256章 三国1(2 / 2)

老木:(眼睛一亮)老秀才?就是去年让咱们修书房门的那个张秀才?他还懂巴渝舞?

王屠户:那可不!张秀才年轻时去过巴地,见过当地人跳巴渝舞,还特意记在了书里。你们要是能让他拿出来看看,说不定还能学两招真本事。

石头:(立刻来了精神)那咱们现在就去找张秀才啊!我保证,学会了回来好好干活,不偷懒!

小豆子:我也去!我去帮你求张秀才,说不定他看我机灵,还能多教咱们几招!

老木:(想了想,点头同意)行吧,既然你们这么感兴趣,就去问问。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张秀才不愿意,或者你们学不会,回来就得乖乖干活,不许再瞎闹了。

阿竹:(有些犹豫)师父,那今天的活儿怎么办?张大户的柴门还没做好呢。

老木:放心,我先盯着做,你们快去快回,别耽误太久。

第三幕:秀才解惑传舞韵

【时间】中午午时,阳光正盛

【地点】张秀才家书房,屋内摆着书架,上面放满了书籍,靠窗的位置有一张书桌,张秀才正坐在桌边看书

(石头、小豆子、阿竹跟着老木来到张秀才家,老木敲了敲门,张秀才开门迎客,把他们让进书房)

张秀才:(笑着说)老木,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是不是又有活儿要做?

老木:张秀才,这次不是来干活的,是这几个憨货,听说您懂巴渝舞,想来向您请教请教。

张秀才:(看向石头三人,眼神温和)哦?你们对巴渝舞感兴趣?这舞可是有来历的,当年巴地賨人助汉高祖刘邦打仗,就是用巴渝舞鼓舞士气,后来这舞慢慢传到民间,成了一种娱乐的舞蹈,但刚劲的本色还在。

小豆子:(凑到书桌前,看着桌上的书)张秀才,您的书里有记载巴渝舞的跳法吗?能不能给我们看看?

张秀才:(拿起一本泛黄的书,翻开)你们看,这里就记着巴渝舞的动作要领,“踏地为节,执兵起舞,左旋右转,刚柔相济”。意思是说,跳舞的时候要踩着节拍,手里拿着兵器,既要刚劲有力,又不能太生硬。

阿竹:(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那节拍是怎么定的呢?是不是像我们弹墨斗的声音那样?

张秀才:(笑着点头)有点像,但巴渝舞的节拍更复杂,通常是用鼓和钹来伴奏,鼓点“咚咚”响,钹声“锵锵”和,节奏明快,能让人跟着动起来。

石头:(着急地问)那动作呢?是不是像我刚才那样,拿着木柴挥来挥去?

张秀才:(忍不住笑)也不全是。你看,这里画着舞者的姿势,右手握矛,左手持盾,迈脚的时候要稳,转身的时候要快,不能像你刚才那样,脚下没根,容易摔跤。

(张秀才放下书,站起来,给他们演示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先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做出握兵器的姿势,然后左脚向前迈一步,右手“挥”出,左手“挡”在身前,接着右脚跟上,转身,再迈左脚,动作刚劲有力,又不失章法)

张秀才:你们看,就是这样,每一个动作都要有力度,但又要连贯,不能生硬。当年巴人跳这个舞,是为了展现勇气和力量,所以动作里要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石头:(跟着模仿,却把动作做得歪歪扭扭,右手“挥”出去的时候,差点打到旁边的书架)哎呀,这动作看着简单,做起来这么难啊!

小豆子:(也跟着学,转身的时候差点撞到书桌)我也是,转的时候总觉得头晕,好像要摔倒似的。

阿竹:(学得最认真,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但比石头和小豆子稳多了)张秀才,是不是得多练才能做好?

张秀才:(点头)当然,任何技艺都要靠练。巴渝舞传到民间后,很多人都喜欢学,但真正能跳出精髓的不多。你们要是喜欢,以后可以常来问我,我把书里的记载念给你们听,你们慢慢练。

老木:(笑着说)多谢张秀才了,这几个憨货能得到您的指点,也算他们的福气。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免得耽误了干活。

第四幕:巧将舞韵融工艺

【时间】傍晚申时,夕阳西下

【地点】宫束班工坊,张大户的柴门已经做好,老木和阿竹正在检查,石头和小豆子在院子里练习巴渝舞的动作

(石头和小豆子跟着张秀才教的动作,慢慢练习,虽然还是有些笨拙,但比早上好了很多。石头手里拿着木柴,不再像之前那样乱挥,而是跟着小豆子用墨斗敲木头的节奏,一步一步地迈着;小豆子也收敛了玩闹的心思,认真地帮石头打节拍)

阿竹:(检查完柴门,走到院子里,看着他们练习,笑着说)石头,你这次比早上稳多了,至少不会摔跤了。

石头:(停下来,擦了擦额头的汗)那是!张秀才教的方法管用,我练了一下午,胳膊都酸了,但感觉越来越顺了。

小豆子:(也喘着气)我也是,刚才转身的时候,终于没撞到东西了。以后咱们每天练一会儿,说不定真能学会巴渝舞。

老木:(走过来,看着他们,眼神里带着欣慰)你们能认真学,是好事。不过,咱们是手艺人,学舞可以,但不能忘了本职。我刚才琢磨了一下,巴渝舞讲究刚劲有力,咱们做木门的时候,刨木头、雕花,其实也需要这份“劲”——刨木头要稳,雕花要准,这不就和跳巴渝舞一样,讲究“稳”和“准”吗?

阿竹:(恍然大悟)师父,您说得对!刚才我练习巴渝舞的转身动作,要盯着一个点才能不晕,咱们雕花的时候,也要盯着木纹,才能雕得精准,道理是一样的。

石头:(挠了挠头)我好像也懂了!跳巴渝舞要用力,但不能用蛮劲,咱们扛木门的时候,也是这样,要顺着力气来,不然容易累,还容易把木门弄坏。

小豆子:(兴奋地说)那以后咱们可以一边练舞,一边练手艺!比如,用弹墨斗的节奏练巴渝舞的节拍,用雕花的动作练舞的手势,这样既能学会巴渝舞,又能把手艺练得更好,一举两得!

老木:(笑着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前提是你们得先把当天的活儿干完,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偷懒。

(这时,张大户派人来取柴门,石头和小豆子主动提出去送门。这次,石头扛着柴门,脚步比平时稳了很多,还时不时跟着心里的节拍,轻轻晃了晃肩膀;小豆子跟在旁边,嘴里哼着巴渝舞的调子,两人一路说说笑笑,把柴门顺利送到了张大户家)

【时间】夜晚戌时,月光洒在院子里

【地点】宫束班工坊,众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桌上放着茶水和点心

(石头和小豆子回来后,兴奋地跟老木和阿竹讲送门时的情景,说张大户夸他们送门及时,还问他们是不是练过力气,脚步那么稳)

老木:(喝了口茶,笑着说)这就是练舞的好处,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你们做事更稳当。以后咱们宫束班,不仅要把木门做得好,还能把巴渝舞的劲儿融到手艺里,让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咱们宫束班的活儿——有劲儿,还耐看!

小豆子:(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师父,以后咱们要是遇到有人办喜事,咱们不仅给人家做木门,还能跳巴渝舞助兴,肯定能多赚点钱!

阿竹:(笑着说)小豆子,你满脑子都是赚钱,不过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既推广了咱们的手艺,又把巴渝舞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门舞蹈。

石头:(拍了拍手)好啊好啊!以后我来当主力舞者,小豆子打节拍,阿竹负责雕花,师父指挥,咱们宫束班肯定能越来越火!

(老木看着眼前这几个憨货,虽然平时爱闹笑话,但心里却透着一股机灵和热情,忍不住笑了。月光下,院子里的笑声传得很远,伴随着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构成了一幅热闹又温馨的画面。而巴渝舞的韵律,也在这笑声中,慢慢融入了宫束班的工艺里,随着一扇扇木门,传到了镇上的家家户户,成了民间一段有趣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