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墨、石头、阿禾也来了,石头看着前来拓印的医者,忍不住跟身边的学徒炫耀)
石头:你看!那是颍川的医者,还有南阳的!他们都来拓咱们刻的碑!我说过吧,咱们刻的碑,是最正的!
阿禾:(笑着点头,指尖拂过碑面)墨老爹,您看,这碑石经了风,字迹还是这么清晰。往后,就算过了百年、千年,只要这碑还在,《本草》就能传下去。
老墨:(看着石碑,又看了看远处太庙的方向,那里放着小九州鼎)传下去就好。咱们匠人,一辈子就求个“留痕”,这碑,就是咱们宫束班的痕,也是《本草》的痕,更是九州百姓的痕。
(李司隶走过来,拍了拍老墨的肩)
李司隶:老墨师傅,陛下昨天还问起你们宫束班,说你们是“民间奇匠”。如今边境安稳,民间疾疫也少了,这其中,有你们刻碑的功劳——这文脉气运,真的聚起来了。
(一阵风吹过,拂动了医者手中的拓印纸,纸上的“本草”字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石头凑到阿禾身边,小声说)
石头:阿禾,你说这气运,是不是真的进了九州鼎?往后咱们九州,是不是就再也没有病了?
阿禾:(笑着摇头,却又点头)病或许还会有,但有了这正版《本草》,医者就能治好更多人。这气运,不是说能消灾,是说咱们中国人,有《本草》这样的宝贝,有咱们这样肯认真刻碑的人,就永远能扛过去——这才是九州的气啊。
(老墨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宫束班的匠人们,依旧嘻嘻哈哈地说着话,像一群没长大的孩子,可谁也不能否认,就是这群“憨货”,用手中的刻刀,把《神龙本草经》刻进了石头里,也把九州的文脉与气运,刻进了千年的时光里。)
汉碑本草记
主歌1
洛河青石堆半墙,宫束班的锤声晃
老墨的刀磨得亮,残指敲着石面烫
石头捧着石板闯,“草”字歪成麦秸样
阿禾笑他忘旧账,上次“苓”字错成竹筐
学徒围着火塘嚷,谁偷懒是憨货样
抄本上的字一行行,漏了杜仲白丝光
陈太医令鬓染霜,捧着定稿手微晃
“错认附子出了祸殃,这碑要刻千年长”
副歌
刻啊刻,刻本草在石上
一笔一划,不叫医道偏了方向
聚啊聚,聚文脉入鼎光
九州的气,绕着石碑慢慢淌
笑啊笑,憨货们的声响
把千年的福,刻进东汉的夕阳
传啊传,拓印纸随风扬
本草的香,飘在百姓的心上
主歌2
卯时上工星还亮,酉时收工晚霞烫
草部三百二十种,木部刻到月上梁
虫兽部的字细量,“半夏有毒”别漏行
石头蹲在碑前望,拓印纸映他脸庞
李司隶来送鼎光,青铜纹里九州广
“医道安邦是良方,气运要护这土壤”
老墨作揖腰微弯,鼎身暖得像朝阳
憨货们围着鼎欢唱,忘了石粉沾衣裳
副歌
刻啊刻,刻本草在石上
一笔一划,不叫医道偏了方向
聚啊聚,聚文脉入鼎光
九州的气,绕着石碑慢慢淌
笑啊笑,憨货们的声响
把千年的福,刻进东汉的夕阳
传啊传,拓印纸随风扬
本草的香,飘在百姓的心上
桥段
司隶府前碑立两旁,医者往来拓印忙
颍川的风携南阳霜,都来寻这正版章
老墨望着太庙方,鼎在那里守安康
石头拍着碑面讲,“这是咱们宫束班的痕啊”
阿禾指尖拂过石上,字迹清得像初烫
风里飘着本草香,那是九州的气在淌
尾声
刻啊刻,刻进了时光
传啊传,传到了远方
憨货们的锤声响,还在千年里回荡
本草的光,照在九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