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190章 西汉8

第190章 西汉8(2 / 2)

弟子们齐声应:“得嘞!” 转身要走,铁蛋突然回头:“门主,那梁园的飞檐要翘多高?我觉得越高越威风!” 木丫瞪他:“《考工记》里说‘轮人望而视之,欲其直也’,太高会塌!” 两人又吵起来,被石夯一手一个薅着后领拖走了。

第二幕:梁园工地笑事多

【场景】 梁园工地——地基刚打好,工匠们围着木丫学做榫卯,铁蛋在旁边熔铁水,石夯蹲在石料堆前凿花纹。

【片段一:铁蛋的“创新”】

铁蛋熔了一炉铁水,非要往木丫刚做好的榫卯模型上浇:“你这木头玩意儿不经火,我给它包层铁,能传三千年!” 木丫急得跳脚:“西汉建筑讲究‘木骨泥墙’,你包层铁,下雨不生锈吗?” 两人正争着,铁水“哗啦”泼在地上,凝成个歪歪扭扭的铁块。绣娘路过,捡起来瞅了瞅:“别说,这形状像只铁凤凰,给我当绣绷吧!” 铁蛋脸通红,蹲在地上抠铁块:“我再熔一炉……”

【片段二:石夯的“抽象”石雕】

石夯拿着凿子刻门墩,工匠们围过来看。他本想刻只麒麟,结果凿子一歪,麒麟的角变成了俩圆疙瘩。石夯挠头:“这……这是‘独角瑞兽’,少见吧?” 画痴举着画板笑:“我看像只长了角的胖猪!” 石夯急了,拿起凿子要再刻,结果手一抖,把瑞兽的腿凿断了。补爷赶紧跑过来:“别动!我来修!” 掏出胶水粘了半天,瑞兽的腿歪歪扭扭翘着,像在跳踢踏舞。风水佬举着罗盘过来:“这姿势好!‘左足踏云,右足镇宅’,吉利!”

【片段三:灶王爷的“文化输出”】

中午歇工,灶王爷端出黍米糕,工匠们尝了都皱眉:“太糙了!” 灶王爷拍胸脯:“这是西汉古法!当年梁孝王招待枚乘,吃的就是这口!” 说着往糕上撒了把桂花。绣娘突然指着糕上的桂花:“这形状像朵云!我照着绣到帐幔上!” 戏痴拿起块糕,边吃边唱:“桂花香,梁园旺,工匠师傅把歌唱——” 跑调跑到天边,吓得树上的鸟扑棱棱飞了。

【片段四:补爷的“碎瓷哲学”】

补爷蹲在地上拼碎瓦,拼着拼着突然叹气:“你看这碎瓦,跟咱们人一样,看着破,拼起来才有劲。” 风水佬凑过来:“那你拼的时候能不能看看方位?这瓦片尖冲着工匠的工具棚,犯‘冲煞’!” 补爷白他一眼:“我拼的是西汉的瓦,那会儿还没你这‘冲煞’说法呢!” 两人正吵,画痴突然喊:“快看!补爷拼的碎瓦,合起来是只凤凰!” 众人围过去,果然,碎瓦的纹路连起来像只展翅的凤,补爷咧嘴笑:“我说啥来着?破玩意儿也有灵性!”

第三幕:飞檐下的欢歌

【场景】 三个月后,梁园主体落成——朱漆大门上,石夯刻的“歪腿瑞兽”蹲在门墩上;飞檐翘角,木丫做的榫卯严丝合缝;帐幔上,绣娘绣的凤凰拖着七彩尾巴;廊下挂着画痴画的梁园全景图,角落里还画了个举着锤子的铁蛋。

门主站在台阶上,看着弟子们跟工匠们勾肩搭背——铁蛋教工匠们用铁水补裂缝,木丫拿着墨斗给大家量房梁,石夯被一群孩子围着摸他刻的石狮子,绣娘教村姑们绣帕子,灶王爷在临时搭的灶台前教大婶们蒸黍米糕,补爷帮老乡修破了的陶罐,风水佬拿着罗盘给老乡看宅基地,戏痴拉着工匠们唱新编的《筑园歌》,画痴蹲在湖边,把这热闹景象全画进了画里。

突然,铁蛋喊:“门主!飞檐上的铜铃不响!” 木丫跑过去一看,笑出声:“你把铃铛口朝下了,风灌不进去!” 铁蛋脸红,搬着梯子要上去改,石夯一把按住他:“我来!我胳膊长!” 结果踩空了梯子,“咚”地摔在沙堆上,溅了一脸沙。绣娘赶紧递帕子,灶王爷笑:“这是‘接地气’,好兆头!”

戏痴突然亮嗓子,唱的是西汉的调子,工匠们跟着哼,孩子们围着跑。画痴举着画板对门主说:“门主你看,这比梁园本身还好看。” 门主点头,看着飞檐下那群嘻嘻哈哈的身影——铁蛋正给石夯拍沙子,木丫在教绣娘认木料纹路,补爷举着修好的陶罐跟风水佬炫耀,灶王爷端着刚蒸好的糕,往每个人嘴里塞了一块。

门主拿起那个榫卯小玩意儿,在夕阳下转了转,“咔嗒”一声合上。远处的梁园飞檐,正映着晚霞,像一只展翅的凤凰。

【落幕】

画外音(门主的声音,带着笑):“工艺门的本事,从来不是刻几块石头、盖几间房子。是让手艺活起来,让人心热起来。你看那梁园的砖缝里,都藏着他们的笑声呢。”

《梁园匠歌》

工艺门 无名

青砖榫卯接云光,汉瓦秦砖补旧章。

铁火熔成飞凤影,木丝绞出斗拱长。

石痴凿破青山骨,绣线牵来紫瑞翔。

灶上黍香催号子,戏腔漫过脊檐霜。

碎瓷拼得凰初展,罗盘转处宅生祥。

最是憨徒多趣事,飞檐载笑入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