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173章 秦14.

第173章 秦14.(2 / 2)

秦始皇突然大笑,笑声震得房梁落灰:\"好!好个工艺门!\"

第三幕:笑翻咸阳

【场景:咸阳街市】

三个月后,咸阳城的集市上,百姓们举着崭新的方孔钱欢呼。宫束班八人坐在酒肆里,面前摆着八大碗面。

\"听说了吗?\"阿厨吸溜着面条,\"上次李斯大人来验量器,拿阿石刻的铜权去称金块...\"

阿石喷饭:\"可不是嘛!那铜权里被阿修加了机关,称到标准量会自动弹开个小抽屉,里面...嘿嘿,放了颗糖!\"

阿伶突然起身,比划着李斯的模样唱起来:\"(念白)此物甚妙!(唱)称金时,叮咚响,弹出颗糖甜到心~ 吓得李斯大人把玉圭都掉地上咯!\"

邻桌突然传来惊呼声。众人抬头,只见个小吏举着新量斗,却怎么也倒不出里面的小米。

\"这是咋回事?\"小吏急得满脸通红。

阿木慢悠悠走过去,在斗底轻轻一拧。只听咔嗒声,斗底弹出个小刮板:\"新量斗自带刮平器,倒粮时得转一下机关,不然...嘿嘿,倒多少留多少。\"

小吏脸涨得通红,周围百姓笑得前仰后合。

突然,街面震动起来。只见玄铁真人陪着秦始皇走来,新铸的标准量器正在被抬往各地,百姓们争相触摸那些闪着寒光的青铜量具。

阿风掐指一算,突然跳上酒桌:\"吉兆!吉兆啊!看那太阳!\"

众人抬头,正午的日光照在新立的量天尺上,投下的影子分毫不差指向地面刻度。更妙的是,绣娘们挂在城楼的《度量新歌》绸缎被风吹起,伶人们突然开嗓,满城的巧匠跟着合唱:

\"尺同长,斛同量,钱同重,书同文~

工艺门,手艺强,助我王,定四方~\"

秦始皇停在酒肆前,看着这群笑得东倒西歪的憨货,突然接过阿厨递来的粗瓷碗,仰头饮尽。

\"赏!\"他掷地有声,\"宫束班,赏金千两,工坊百间!\"

阿铁手一抖,烙铁掉在地上,烫得阿木跳起来;阿石笑得太猛,刻刀扎进了板凳;阿绣的丝线缠上了秦始皇的龙袍,却被他笑着挥手:\"留着,作个纪念。\"

夕阳西下时,宫束班八人躺在工坊屋顶,看着新铸的方孔钱在熔铸炉里翻滚成统一的模样。阿伶突然指着天边:\"看!那云彩像不像咱们的量尺?\"

众人望去,晚霞正化作一把横贯天际的巨尺,将九州山河量得清清楚楚。

玄铁真人站在观星台,看着山脚下连绵成片的新工坊,袖口齿轮再次转动。山风送来远方的消息——新的度量标准已传遍天下,百姓用着统一的尺子量布,用着一样的斗斛纳粮,连孩童都能背出\"一升为十合,一斗为十升\"。

\"门主,\"阿铁举着新铸的量器跑来,\"下次咱们再改点啥?\"

玄铁真人望向东方,那里,大海正等着新的船坞,长城正等着更坚固的城砖,而宫束班的笑声,已随着统一的度量衡,传遍了这片即将迎来盛世的土地。

工艺门助秦一统颂

工艺门 无名

终南千匠聚风云,

宫束憨痴技绝伦。

铁火熔开度量乱,

木规勘定尺衡匀。

石铭九州同轨迹,

绣线三针定乾坤。

釜中烹得仓廪实,

鼎上修来福泽深。

罗盘拨散星斗错,

伶声唱彻帝王心。

咸阳城里青铜耀,

笑看江山万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