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条约(2 / 2)

所有这些发现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

千岛王国的军事科技水平,

远超过一个新兴国家应有的程度。

总统严肃地说:

“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这个国家。

他们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和平市,党建国站在新落成的国家中心大厅内,

面前是一幅巨大的东南亚地图,

上面标注着千岛王国的疆域和资源分布。

工业部长汇报着

“主席,拿下爪哇后,我们的资源瓶颈基本解决。

铁矿、锡矿、镍矿、煤矿储量丰富,足够支撑未来五十年的发展。”

能源部长接着说:

“油田的勘探工作已经展开,初步估计储量惊人。

加上婆罗洲的油田,

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能源自给。”

基建部长信心满满的说道:

“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已经规划了‘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

连接主要岛屿的跨海大桥和隧道也在可行性研究中。”

党建国满意地点点头。

他知道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

安南战争还要持续近十年,

这十年是美国需要千岛王国,

远多于千岛王国需要美国的十年。

想到大炮一响,

黄金万两,

党建国开心的说道:

“军工复合体产业要加速建设。

不仅要满足美军需求,

更要建立我们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

航母、潜艇、战机...

都要能自主研发制造。”

教育部长汇报道:

“人才方面,

我们已经设立了‘英才计划’,

从全球招募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

同时在国内推行十年义务教育,

重点培养人才。”

整个集团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新建的工厂、学校、研究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涌入,参与这场伟大的建设。

党建国明白,现在的繁荣很大程度上,

建立在战争需求和美国支持上。

一旦安南战争结束,

地缘政治格局改变,

千岛王国将面临全新挑战。

他必须在那一天到来前,

让这个新兴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

能够独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66年3月,和平市国际机场。

劳德即将结束又一次访问。

临行前,他与党建国进行了私人会谈。

劳德谨慎地说道:

“党,华盛顿有些人开始担心了。

你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有些人担心未来可能无法控制。”

党建国大笑:

“我的朋友,

千岛王国不需要被控制,

我们只寻求平等的合作。

告诉华盛顿的朋友们,

只要尊重我们的核心利益,

我们永远是可靠的朋友。”

劳德点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敏锐地感觉到,

党建国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而美国可能只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送走劳德后,党建国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

俯瞰着正在快速建设的和平市。

远方海面上,新建的航母正在进行海试。

“时间...我们需要更多时间。”他喃喃自语。

他知道,现在的友好只是暂时的。

一旦美国从安南脱身,

一旦四九城完成真正的内部整合,

千岛王国将面临全新的挑战。

但在此之前,他必须抓住这个历史窗口期,

夯实集团基础,提升实力,

为未来的风雨做好准备,

也可能是,为了未来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