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一个邻居,
我们必须要了解得清清楚楚。
华盛顿,白宫。
继任的总统面对着一份份相互矛盾的情报和建议,头疼不已。
中央情报局的报告认为:
千岛王国虽然短期内清除了西伯利亚寒流影响,
但党建国是个难以预测的,长期来看,可能成为新的地区不稳定因素。
国务院的意见则相反:
熊猫集团是我们在东南亚最有效的合作伙伴,
他们的效率远超安南。
与其支持腐败无能的当地政权,
不如与一个高效务实的伙伴合作。
pentagon的评估更加直接:
千岛王国的军事实力,
已经足以控制马六甲海峡,
如果与其敌对,
我们在安南的战争努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相反,如果能够合作,
他们可以成为阻止西伯利亚寒流南下的强大屏障。
而国会政治又是另一回事。
弗朗西斯议员在国会大声疾呼:
我们不能支持一个,通过侵略扩张建立的国家!
这违背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鹰酱的继任总统揉着太阳穴,问国家安全顾问:
劳德那边有什么新消息?
劳德先生传来消息,
党建国承诺一个月内给出明确表态。
他建议我们耐心等待。
鹰酱的继任总统最终决定:
一个月...好吧,那就等一个月。
告诉各方面,在这期间保持沉默,
不要采取任何可能激化局势的行动。
莫斯科,克格勃总部。
一份关于千岛王国的详细评估报告,摆在克格勃主席案头。
结论令人沮丧:
短期内在东南亚直接对抗千岛王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建议采取长期策略:
1. 通过安南和残余的爪哇同盟进行渗透;
2. 在国际上孤立千岛王国;
3. 等待党建国去世或出局后的权力过渡期。
换句话说:
现在拿千岛王国没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勃列列涅夫收到报告后,愤怒但又无奈:
告诉安南的同志,
我们会在北方给他们更多支持,
但在南方...他们需要靠自己了。
这里发生了微妙的转折:
由于千岛王国的崛起,毛熊被迫加大对北部安南的援助,希望能至少在印度支那保住前沿阵地。
而这又反过来加深了美国对千岛王国的依赖——
他们需要熊猫集团帮助,用以平衡毛熊在安南的影响力。
1966年1月初,
就在国际社会等待千岛王国的明确表态时,
一系列令人吃惊的消息陆续传出:
首先,英国宣布正式承认千岛王国,并与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作为回报,千岛王国承诺保护英国在该地区的商业利益,
并允许英国海军使用部分港口设施。
接着,马苏丹、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陆续宣布承认千岛王国。
这些国家虽然对身边出现一个强国感到不安,
但现实利益考量压倒了一切——
他们都与熊猫集团有密切的商业往来。
最重要的是……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