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没有立刻接话,她侧过身,也望向远处港湾迷离的灯火。
晚风撩起她鬓边几缕金色的发丝。
沉默了片刻,她才开口,声音平静而理性,像在陈述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党,我理解你的感受。
但现实是,我们的‘熊猫’,能如此顺利地在英联邦、甚至欧洲打开局面,畅通无阻,靠的是什么?
仅仅是因为它效果卓着吗?”
苏珊转过头,目光如冰湖般清澈冷静,直视着党建国,继续说道:
“不,是因为它背后织就的那张网。
网上的每一个节点,就是今晚这些围着你、让你厌烦的‘洋鬼子’。
港督、贵族、议员、银行家、军官…
他们的默许,甚至推动,才是我们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没有他们的‘绿灯’,再好的东西,寸步难行。
我们未来的计划,无论是你想涉足的哪个领域,都绕不开他们。
这层关系网,现在绝不能断,甚至还需要织得更密,更牢。
这是代价,也是投资。
另外,党,我也是一个洋鬼子!”
党建国听着,没有反驳。
他当然明白苏珊说的是赤裸裸的现实。
他烦躁地又喝了一大口水,冰凉的液体似乎也无法浇灭心头的郁气。
他盯着手中水晶杯壁上凝结的水珠,低声嘟囔了一句,更像是发泄着说道:
“道理我都懂…
就是这代价,太他妈磨人了。”
说完,党建国顿了顿,抬起头,目光重新投向远处黑暗中起伏的山峦轮廓,仿佛想从那片黑暗中汲取某种力量,最后说道:
“算了,走吧。里面还有半场戏要唱完。”
说完,党建国放下水杯,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冷空气,努力挺直了因疲惫而有些松懈的脊背。
手指再次伸向领口,这次是带着一种认命般的无奈,仔细地将那歪斜的领结重新整理好,抚平礼服上细微的褶皱。
那个瞬间的不耐烦被迅速收起,重新武装上社交场合必需的的面具。
他朝苏珊微微颔首,转身,推开了那扇隔开清冷露台与喧嚣名利场的沉重玻璃门,重新汇入那片令人窒息的辉煌灯火之中。
几天后的下午,阳光难得穿透了香港冬日惯常的阴云,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空气中飘浮着细微的尘埃。
党建国正对着窗外的景色出神,手指无意识地在红木办公桌面上敲击着,思绪似乎飘到了远方。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随即被推开。
苏珊走了进来,步伐比平日显得更轻快一些,脸上带着负责的笑容,混合着任务达成后的轻松,以及一丝微妙讽刺。
她走到办公桌前,将一份文件放在党建国面前,说道:
“亲爱的,来自大英帝国的‘新年礼物’到了。”
党建国收回目光,拿起那份文件。
里面是一张银行通知单。
简洁的英文条目清晰地显示: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海外殖民地年度补贴拨款入账,金额:80,000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