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小滑头(2 / 2)

顿了顿,语气带着对领导处境的深刻理解,辩解道:

“可领导不一样。

他手里批出去的每一分外汇,都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宝贵资源!

是国家的钱!人民的血汗钱!

他代表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做决策。

一个项目批下去,成功了固然好,可万一失败了,损失的不只是钱,更是国家的信任和发展的机遇!

这份责任,这份压力,比我个人承担的风险要重千倍万倍!

他怎么能不慎之又慎?

怎么能不反复斟酌?

这恰恰是领导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啊!”

党建国的这番话,发自肺腑,也清晰地点明了公私之别、责任轻重。

超婶子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她没想到党建国年纪轻轻,看问题竟能如此透彻,对领导肩上的重担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体谅。

她沉默了,客厅里只剩下沉默。

良久,超婶子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沉甸甸的忧虑说道:

“建国啊,南洋那边……

接收安置了那么多人,暂时给了他们一条活路,给国内缓解了巨大的压力,这是大功一件。

但是……”

她抬起头,目光盯着党建国,问出了那个萦绕在无数人心头、却无人敢轻易触碰的问题:

“这么多人,背井离乡,相当于逃荒出去的。

等将来……等将来国内情况好转了,年景好了,

他们……还能回来吗?

回来……又能回到哪里去?

老家的土地、房子,还能有他们的份吗?

回来之后,如何安置?

靠什么生活?”

困难时期没办法,让一部分人出去也是为了活命,哪怕是现在,城市的职工还在精简,预计要精简1900万(历史上是2300万,由于主角努力,多了400万工作岗位)。

关键是,这些人相当于逃荒出去的,就算以后回来,回到哪里去?

老家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分出去了,回来如何安置?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瞬间压在了客厅的空气中。

张婶子也收敛了笑容,目光凝重地看向党建国。

这正是高层最为关切,也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几百万人的未来,牵涉到户籍、土地、就业、社会稳定等一系列复杂无比的难题。

超婶子今天来,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听听,党建国这个“始作俑者”和“实际管理者”的想法。

党建国脸上的轻松彻底消失了。

他靠在沙发背上,仰头看着天花板,仿佛那上面有无形的重担压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一种深沉的无力感,低声说道:

“婶子……您这个问题,太大了。

大到我……根本不敢去想,

也想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他苦笑着摇摇头,呢喃道:

“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在南洋,给他们一块能开垦的土地,给他们一份能糊口的工作,让他们能活下去,能养活家人。

至于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