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光齐,你知道的,大学毕业了!
分了个好单位!对象也谈好了,本来打算国庆就把喜事办了!
可我这心里琢磨着啊,建国兄弟你现在可是大人物,见一面不容易!
要是你过年能回来,咱就把光齐的婚期挪到过年!
到时候请你来喝杯喜酒,给孩子们长长脸,撑撑场面!你看……成不?”
刘海中眼神热切,仿佛党建国能出席他儿子的婚礼,是莫大的荣耀,甚至能决定婚礼的档次。
虽然,似乎也是事实。
党建国听得哭笑不得。这都哪跟哪啊?
党建国连忙摆手说到:
“二大爷,您太抬举我了!这婚期大事,哪能说改就改?
再说了,我过年能不能回来,得看组织安排,得审批,我自己说了不算!
光齐的喜事该办就办,千万别因为我耽误了!”
党建国婉拒得客气,却也点明了自己的身不由己。
看着刘海中带着些许失落离开的背影,党建国心里五味杂陈。
他忽然深刻理解了后世那些发达后选择搬离故土的人——
并非全然是忘本,而是当你站到一定高度,故乡邻里间那份原本淳朴的关系,便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进太多功利、攀附甚至嫉妒的目光。
一举一动都被放大解读,轻易的许诺可能变成沉重的负担,无心的拒绝也可能被曲解为傲慢。
这“远亲”的“热情”,有时真让人招架不住,也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又过了几日,人来人往终于是结束了,小院子里终于消停了下来,党建国这才安排周飞虎把电风扇这些电器悄悄的送到家里,装好后,用党建华的话说:
“咱家算是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了。”
党建国还有些奇怪,这不是几十年后才有的宣传口号嘛,就问到:
“建华,什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啊?”
党建华有些奇怪的反问道:
“不是哥,你竟然连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不知道吗?”
其实党建国是弄错了,他以为这是以后才有的口号,殊不知,这是在这个年代就广为宣传的口号了了。
党建国有些尴尬,有些强词夺理的笑着说到:
“这日子啊,等到啥时候家家都有小汽车,家家锅里天天有鱼有肉的时候,你啊,就知道那样的日子有多难过了。”
党建华瞪大了眼睛,听听,听听,人言否?有些不解的问到:
“我说哥啊,这么好的日子,我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日子,能有啥难过的啊?
你知道我们现在要实现什么样的日子吗?每天大米饭能吃饱,每年一身衣裳,这就是实现了社会主义新生活。”
说完,党建华满眼里都是畅想,似乎那样的日子才是做梦该梦见的日子
党建国看着似乎沉入幻境的党建华,嘿嘿地笑着说到:
“减肥。”
党建华有些惊愕,虽然减肥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还能理解的,不过实在理解不了,竟然还有人胖到要减肥???
那肥肉岂不是白吃了啊!!!
怎么可能嘛,哥就是爱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