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种他始料未及却又无比高效的方式,推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具风险与挑战的未知高度。
香江的风,已然带着南洋雨林湿润而狂野的气息。
不过党建国还是狡猾的说到:
“据我所知,英国海军一共只有12艘Lct……”
陈秀梅笑的更开心了,说到:
“哈哈哈,苏珊要头疼一会了,
我估计要有几艘是美国海军的LSt了……”
1961年7月28日,香港的酷暑似乎也因一纸批文,而变得不那么难熬。
党建国捏着那份,薄薄却重逾千斤的“回乡探亲申请批准函”,指尖微微颤抖。
“批了!终于批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酸涩瞬间涌上心头。
李春花临产在即的画面,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个远在四九城承载着他所有温情与牵挂的小院,仿佛在召唤着他。
党建国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去。
恰在此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刘侠带着一份电报兴冲冲地进来说到:
“董事长!
好消息!
熊猫港发来的电报,咱们的‘宝贝’——
汽车厂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安全抵达熊猫港外锚地,正在等候进港泊位!”
这简直是双喜临门!
党建国强行按捺住立刻动身的冲动,他迅速冷静下来。
他接过电报仔细看了看,果断下达指令:
“刘侠!
你亲自带队,全权负责生产线的接收和转运!
告诉刘飞,还有我们招募的那批有汽车厂经验的上海、天津老师傅!
码头卸货、装船转运(利用熊猫码头和租用的驳船),每一个环节都要盯死!
绝不能出半点纰漏!”
党建国继续说到:
“安保县那边,刘飞已经提前安排布置了。
生产线设备运到后,立刻组织安装调试!
场地是现成的,图纸和技术参数你们都有。
安保县那边不用我们操心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
在我回来之前,必须做好迎接,我们熊猫集团第一条生产线的所有准备工作!
场地平整、水电接通、工装夹具到位、技术工人培训……
一样都不能落下!”
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是真的生命那种。
党建国签下一张授权支票,递给刘侠说到:
“这是专项款,用于支付码头费用、转运费以及安保县前期的安装调试开支。
省着点花,但也别抠门,该花的必须花!确保设备安全、人员到位!”
刘侠感受到话语中的分量,挺直腰板,声音洪亮的说到:
“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生产线在,我在!
生产线安不好,我提头来见!”
刘侠的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坚毅的光芒。
安排完这重中之重,党建国立刻召见陈秀梅和苏珊。
发电厂设备安装正进入关键期,砂拉越的“南洋建设兵团”更是千头万绪,还有苏珊念念不忘的纺织服装厂项目……
党建国语速飞快的说到:
“发电厂,苏珊,你盯着点,燃气轮机吊装是重中之重,安全第一!
进度也要抢!”
“南洋那边,人员招募(国内技术骨干、港岛‘引渡’劳力、南洋华人青壮)、
首批垦荒点的选址、简易码头建设、种子农具采购……
这些基础工作,你们俩商量着定方案,让刘侠(暂时兼顾)配合执行。
原则就一个:快!稳!
尽快形成粮食生产能力!
资金……
先挤一挤,砂拉越那边的‘特别津贴’和‘捐赠’到账后优先补上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