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余韵(1 / 2)

与此同时,种苹果部长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起。他拿起听筒,正是总部的专线。

“老领导,情况跟您预判的一样。”

种苹果部长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疲惫,

“党建国他……果然拒绝了那一万美元的支援,坚持只用他自己那点‘私房钱’。”

电话那头,传来儒雅平和的声音:

“嗯,意料之中。

这就印证了我们之前的推测。

这只小猴子啊,看似跳脱顽皮,实则心思缜密得很。

他这是要彻底划清界限,

不想让组织有丝毫介入他‘私产’运作的由头,保持行动的绝对‘干净’和‘独立’。”

种苹果部长还是有点不死心,或者说想为党建国找点“高尚”的理由,就问到:

“您说……他会不会是体谅国家困难,才主动不要这笔钱的?

毕竟现在外汇……”

电话那头传来轻笑,笑声温和却了然的说到:

“体谅困难?

呵呵,老种啊,你太小看这小家伙了。

他可不是那种放着现成便宜不占的‘圣人’。

他精着呢!

他不拿这一万美金,只能说明一件事——

在他眼里,拿了这笔钱带来的潜在麻烦,远大于它能提供的帮助!

他觉得‘不拿’,反而更‘划算’,更能保证他在明珠行动的自主性和隐蔽性!

这份算计,这份对利弊的权衡,才是他的本性。”

种苹果部长握着话筒,沉默良久。

这番的分析,像一把精准的语言刀,彻底剖开了党建国行为背后的逻辑。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那个年轻人的了解,还是流于表面了。

党建国回到家中,钥匙刚插进锁孔,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李春花挺着微微显怀的肚子,脸上带着惊喜和一丝疑惑的问到:

“当家的?咋这个点就回来了?

是落下啥要紧东西没带?

我给你拾掇拾掇?”

她一边说,一边习惯性地想帮党建国拍打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党建国心头一暖,又涌起一阵酸涩。

他握住妻子温软的手,将她轻轻拉进屋里,关上门。

客厅里,炉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弥漫着家的气息。

他拉着李春花在炕沿坐下,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绕弯子:

“没落东西。春花,今天去部里,领导……

对我的工作,有了新的安排。”

他顿了顿,看着妻子清澈的眼睛,声音低沉下来,说到:

“这个安排……

可能需要我出趟远差,时间……

可能会很长,而且……

不能常回家。”

出乎党建国的意料,李春花脸上非但没有惊惶失落,

反而绽放出一个理解而坚定的笑容,她甚至反过来握紧了丈夫的手说到:

“我当是啥事呢!

这是好事啊!

说明组织看重你,把重要的担子交给你了!

你放心去吧!

家里有我呢!”

李春花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革命老区儿女特有的觉悟和担当,说到:

“俺懂规矩!

组织有保密制度,不该问的俺不问,不该说的俺烂在肚子里!

你在外头安心工作,把组织交代的任务完成好!

家里、孩子,都不用你操心!

俺能行!”

说完她拍了拍胸脯,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党建国愕然地看着妻子,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涌起巨大的惭愧和暖流。

他这才猛然想起,自己的妻子,是喝着沂蒙红嫂子的乳汁、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

在她朴素的认知里,服从组织安排、支持丈夫革命工作,是天经地义、无比光荣的事情!

自己那点关于“软肋”的复杂算计,在她纯粹而坚定的信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不堪。

原来,真诚,才是必杀技啊!

“春花……” 党建国喉头有些哽咽,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只能用力回握住妻子的手,千言万语都化在了这无声的紧握之中。

3月5日,党建国开始做最后的安排。

他将民工总局的日常工作,已经正式向常务副局长刘飞和得力助手刘侠做了详尽交接。

种苹果部长也履行承诺,抽调了一对是夫妻,丈夫姓张和妻子姓罗,

以“加强大院安保”的名义,安排他们住进了四合院的门房,负责暗中保护李春花母子的安全。

傍晚,吃过晚饭,党建国将党建华、李春花和李秋月都叫到了东屋。

昏黄的灯光下,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党建国从贴身的衣袋里,拿出一个用厚油纸仔细包裹的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