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相亲(2 / 2)

孙大姐一听“城外民工处”,心里那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算盘彻底熄了火。

城外?乡下地方!虽说可能待遇还行,但这年月,四九城的大姑娘谁乐意往城外嫁?

她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多了点公事公办的味道:

“哦,那行,我让老李多叫几个出来你看看。”

眼瞅着这语气里的热乎劲儿明显就那么退了。

不一会儿,李大姐像领鸭子似的,带着十几个姑娘从院深处鱼贯而出。

她们大多穿着打满补丁、洗得发白甚至看不出原色的旧棉袄,头发枯黄缺乏光泽,随意地扎着或挽着。

脸上没什么血色,身形瘦削得仿佛一阵风能吹倒,显得一双双眼睛格外大,空洞又带着一丝希冀。

她们怯生生地站在院当间,目光有些像受惊的小鹿,齐刷刷地投向门口那个穿着整洁、身材高大的陌生男人——党建国。

党建国心里吐槽了一下,目光快速扫视。

咋没有想象中《牧马人》里丛珊那样水灵的“逃荒西施”,更没有后世滤镜下的“颜值担当”。

眼前是一群被饥饿和长途跋涉磨砺得失去了光彩的年轻女孩子,普遍面黄肌瘦,个头矮小,像霜打过的蔫苗。

他目光逡巡,最终落在一个相对高挑的身影上。

她约莫有一米六多,在人群中很显眼。

皮肤是风吹日晒的健康麦色,虽然也瘦,但骨架匀称,脸上没什么肉却也不显得刻薄颧骨高——

党建国潜意识里还记得文三爷说过的那句“娶妻莫娶颧骨高”的“古训”。

这姑娘在这群人中,眉眼还算清秀,眼神里透着一股子未被苦难完全磨灭的韧劲儿。

他低声对身旁的李大姐说:“李大姐,麻烦您,问问那位高个子的姑娘?” 他朝目标示意了一下。

李大姐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脸上露出些许复杂的神色说到:

“哦……她啊……李春花,说起来跟我还是没出五服的本家侄女呢。”

她凑近党建国,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真心实意的提醒道:

“小伙子,按说大姐不该多嘴,可这姑娘……有个硬条件。

她得带着她妹妹一起过!之前也有几波人看上她,可一听要养个半大不小的丫头片子,立马就打了退堂鼓!你说这年月,多养张嘴就是多座山呐……”

李大姐摇摇头,意思不言而喻。

党建国问道:“她妹妹多大了?”

李大姐语重心长的说到:

“十四了,听说在老家都念到初中快毕业了,也是个伶俐孩子。小伙子,你可真想清楚了!

虽说你们单位可能有点油水,可这不是仨瓜俩枣的事儿,得养好几年!

粮食金贵着呢!”

党建国沉默了几秒,目光越过人群,落在那位叫李春花的姑娘身上。

她似乎察觉到了这边的注视,微微低下头,手指紧张地绞着破旧的衣角,脊背却挺得笔直。

这份在困顿中仍保持的自尊,让党建国心中微动。

他抬起头,对李大姐诚恳地说:

“李大姐,谢谢您提醒!您是个实在人。还是麻烦您帮我们引荐一下,我先了解了解情况。”。

李大姐看着党建国沉静的眼神,心里直犯嘀咕:这小伙子,图啥呢?就图个儿高顺眼?还是真不差那点粮食?她点点头说到:

“成!那你等着。”

说完就转身去叫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