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主任!方主任!我响应号召!
我积极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是我家的口粮,我交公!咱街道啥时候办大食堂?我第一个报名去吃!”
说完贾张氏献宝似的把那小袋黑玉米面往方主任桌上一放,脸上堆满了自以为进步的笑容。
方主任当时头就大了三圈!
看着那点子可怜巴巴还颜色不正的玉米面,
再看看贾张氏那张充满“觉悟”的脸,
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脑门。
她强压着火气,尽量把话说得委婉:
“贾张氏同志!你的‘觉悟’…嗯,值得肯定。
但是!你是农村户口!
你说的这些,目前主要是在农村推行!
你跑到城里来交这点粮食,这算怎么回事?
是嫌我们街道工作不够忙,还是想早点让人想起你该回农村了?”
方主任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得贾张氏透心凉。
她张了张嘴,想辩解,却见方主任疲惫地挥挥手,说到:
“赶紧收起来拿回去!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在城里搞这个。
本来就…唉,大家家里都紧巴巴的,工人有厂里食堂,干部有机关食堂,粮食交了,食堂还开不开?
这是组织上要仔细研究的事儿,你就别瞎掺和了!”
贾张氏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地又把那宝贝疙瘩似的黑玉米面揣了回去,心里那点“进步”的火苗,噗嗤一下,灭了。
啥进步啊,就是想占便宜~唉,就是发了鸡蛋就信教,蛋停了就不信了。
果然如方主任所料,城里的事情,就像无根的浮萍。
紧接着,又发生了那件轰动四九城的广场奇闻——
这件事情也让总部的一群人,开始审查一些运动行为,并且进行反思和纠正纠偏。
这桩事件如同最后一根稻草,
让本就不合理的事情,
彻底的偃旗息鼓,不了了之了。
外面的世界风雨飘摇,党建国则把自己彻底“沉”在了民工处这一方相对安稳的小天地里。
他可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这点小胳膊小腿,
外面都是一群内外战场厮杀胜利存活的老家伙们,说是老谋深算都是谦虚的,根本不是对手……
而且现在外面的滔天巨浪,沾上一点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埋头干活,发展生产,解决工人的实际困难,才是最稳妥的安身立命之道。
3月21日,贾家的小当满月了。
这本该是件喜事,可现在大家的日子也愈发艰难了。
至于小当的满月酒?连提都没人提。
院子里的人也都心照不宣,
这年月提倡勤俭节约,不会大操大办。
能糊住一家人的嘴,已是万幸。
贾张氏最终还是在秦淮茹复杂的目光中,抹着眼泪,收拾起她那点简单的包袱,一步三回头地回了农村老家。
贾东旭也很无奈,只能多给了点钱和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