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还结合了实际,给我们解决了生产钢铁的质量具体困难上!
这很好!
是动了脑筋,用了力气!”
说完后,种苹果坐直身体,最终拍板说到:
“现在,关于这个事,请同志们议一议。
如果没有大的意见,(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大家)
我们就举手表决,把这个方案定下来!抓紧落实!”
众人目光有些一致的。看向了经常反对党建国的几人,
这几人见状,彼此对视一眼,心里苦笑,第一批举起了手。
其他人有诧异的,有欣慰的,有不解的,不过还是纷纷的举起了手来。
这几人很无语,我们和党建国最多,算是工作方式和方法上有区别,但是在建设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在,
大家工作中有分歧,有争论,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种关乎国运的大事,当然要团结一致了!
会议结束后,各部门立刻调集国内顶尖的气象、海洋专家进行复核,
最终确定,党建国的这份报告结论是相当准确的。
在确凿的证据链和紧迫的危机预判面前,经过紧急磋商,迅速做出决断:
“同意民工处所请!
一是责成国家计委,立即调拨专项计划物资(含部分精密部件)支援民工处;
二是命令各地,将指定数量、批次的‘小高炉’、‘土法炼钢’产出钢铁,迅速运抵民工处进行加工再利用;
三是要求民工处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抗旱机具生产任务,为即将到来的灾害做好准备!
四是将打井机、抽水机的制造技术迅速扩散,争取一个地区能至少有一个制造厂,以最大程度的支援农业生产。
五是针对预测的区域继续进行大范围的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建设,新华夏自成立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接到命令,党建国精神大振,小蝴蝶又要扇风了!
也没有有丝毫怠慢和藏私。
党建国立刻将之前就准备好的图纸(特别是适合农村使用的型号)整理成册,提交给了种苹果部长。
种苹果部长看着这些图纸,老怀大慰——这是让自己去“换人情”喽。
然而,老天爷似乎并不想放过这个冬天,于是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再添严寒。
1959年12月23日,气温骤降至骇人听闻的-17.8c,创下近十年最低纪录!
刺骨的严寒不仅考验着人,也让民工处的生产生活雪上加霜:
早期储备的煤炭在急速消耗,供暖压力剧增;
为保障冬季蔬菜供应而搭建的大棚,在如此低温下,保温层形同虚设,蔬菜面临冻死的风险。
“要是刘飞在就好了……”
党建国望着窗外冰封的世界,心中涌起强烈的思念。
刘飞在资源调度和精打细算上的天赋,还真的是不可取代的。
怀念刘飞的第N+1天。
现实逼人,党建国只能再次提笔,向上级提交紧急报告,详细陈述民工处面临的燃料、食用油和粮食(特别是细粮)困境。
这份“哭穷”报告起了作用。
上级在面临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挤出了一部分煤炭、食用油,并调拨了一批相对耐储存的高粱作为补充粮食。基本解决了民工处的日常生产生活问题。
1959年,民工处安全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