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休几天‘补休’,回去把家里房子拾掇拾掇。
有事你直接派车去胡同接我。”
刘飞看着这位劳苦功高、心思重重的搭档,爽快地点头:
“行!天塌不下来!
放心去弄你的窝吧!
有事儿我肯定不客气,开车堵你家门去!”
他知道党建国需要这点喘息的空间,在这个山雨欲来的时代都不容易。
党建国骑着那辆“突突”作响的汽油助力车,像一阵裹挟着工业噪音的风,拐进了熟悉的胡同口。
发动机的余音尚未散尽,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就撞入了他的视线——
贾张氏!
这位许久不见的“老熟人”,正倚在墙根下晒太阳,那身量,肉眼可见地又“发”了一圈,脸上泛着一种奇异的、近乎油润的红光。
更让党建国诧异的是贾张氏的态度。
她非但没有丝毫记恨或怨怼(阎埠贵可没少嘀咕贾张氏背后如何骂他“搅家精”),反而堆起一脸极其“和善”的笑容,主动扬起了那胖乎乎的手:
“哟!建国回来啦?
可有些日子没瞅见你了!”
党建国刹住车,一脚支地。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扯出一个礼节性的笑容:
“贾婶子?您啥时候回的四九城?瞧您这气色……
啧啧,红光满面,富态了不少啊!乡下水土就是养人?”
他这话带着几分探究,也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讥诮。
贾张氏一听“富态”二字,更是得意得下巴都抬高了三分,仿佛得了天大的夸奖。
她拍了拍自己浑圆的肚子,嗓门洪亮地炫耀起来:
“那可不!
建国啊,不是婶子说你,瞧你天天在外头奔忙,瘦得跟麻杆似的,
真不如我们农村的日子舒坦!那才叫过日子!”
党建国心中警铃微动,顺势问道:
“哦?现在农村生活真有这么好?”
“嘿!那还用说!”
贾张氏像是终于等到了展示的舞台,唾沫星子都开始飞舞,
“就前些日子还没办大食堂那会儿,
我那几分自留地,一年也能收上三百来斤粮食!
再加上我家东旭孝顺,一个月给我两块钱生活费,
婶子我啊,一个月起码能吃上三斤多肉!
那可都是自家养的猪,肥膘足有一指厚,炖出来香掉牙的‘福肉’片子!”
她咂吧着嘴,仿佛还在回味。
党建国捕捉到了“两块钱”这个关键信息,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声色:
“怪不得,怪不得!
您这是回四九城‘扶贫’我们这些城里穷亲戚来了?”
他故意把“扶贫”二字咬得重了些。
贾张氏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响亮的笑声,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臭小子!净胡说!
啥扶贫不扶贫的!
现在啊,我们农村可不一样喽!”
她挺直腰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宣告“新时代”的亢奋,引得旁边几个纳鞋底、择菜的老太太都好奇地望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