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如期而至(2 / 2)

还有“水缸陷阱法”:在光滑的大缸内壁抹上香油,老鼠滑入后便再也爬不上来。朝阳区曾创下一天之内在一个大缸里淹死两千只老鼠的惊人记录。

党建华小朋友成了这场“灭鼠运动”的小赢家。

他前几年攒下的老鼠尾巴此刻派上了大用场,按2分钱一条的价格,竟换了二十多块钱“巨款”,乐得他合不拢嘴。

十二月底,寒冬中的四九城迎来了第一抹鲜亮的绿色——塑料大棚里的第一茬韭菜,成熟了!

党建国本打算以5分钱一斤的“地板价”直接批发给供销社了事。

但负责财务的毛大姐掐指一算,心疼得直跺脚:“

不行不行!咱们费这么大劲种出来,还卖这么便宜?宁愿我们自己辛苦点摆摊卖,也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们!”

她态度异常坚决,甚至眼圈发红,眼看就要在党建国办公室哭出来。

党建国最怕这个,只好无奈妥协:

“行行行,听你的,自己租柜台卖!唉,就为这点菜,几万块钱的事儿,值当这么麻烦……”

“听听!几万块钱的事儿!”毛大姐和其他几个干部在旁边直撇嘴,腹诽不已:“这话说的,真是‘人言否’!”

销售方案很快出炉:每户凭户口本限购8两,售价8分钱。

消息一出,四九城各处的供销社、菜站门口,天不亮就排起了长龙。

当家主妇们裹着厚厚的棉袄,翘首以盼。

翠绿欲滴、散发着浓郁辛香的韭菜一上市,立刻被抢购一空。买到的人如获至宝,小心翼翼用棉袄、棉被层层包裹好,生怕这寒冬里的稀罕物被冻坏一丝一毫。

当天,整个四九城的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清新又刺激的韭菜香气。

家家户户都使出了看家本领:

剁肉馅包韭菜猪肉饺子、

打鸡蛋做韭菜鸡蛋馅饺子、

蒸韭菜包子、

烙韭菜馅饼……平日里单调的餐桌,因为这抹绿色而变得活色生香。

走在街上,常能看到人们满足的笑容,偶尔一张嘴,牙缝里还嵌着一丝醒目的翠绿。

可千万别嫌弃这“不雅”。

在1958年的寒冬,这牙缝里的韭菜叶子,是生活水平提升的象征,是科技进步(塑料大棚)惠及民生的鲜活证明!

这代表着在万物萧瑟的冬季,老百姓也能吃上自己土地上长出的新鲜蔬菜,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

剩下的十几万斤韭菜,则流向了机关食堂、消息灵通且行动迅速的各大工厂,以及一些必不可少的“关系户”。

几天之内,四九城的上空,那浓郁的韭菜味儿经久不散。

甚至多年以后,当冬季蔬菜供应早已不再是难题,一些老四九城人提起1958年的那个冬天,舌尖上仿佛还能回味起那股独一无二的、混合着希望与年味的韭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