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把一套最大户型钥匙拍在刘飞桌上。
刘飞瞬间跳脚,像被踩了尾巴:
“开什么玩笑!党建国!我是后勤保障局的!不是你们民工处的人!
这房子我坚决不能要!” 他搬出组织关系,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任凭党建国软磨硬泡,刘飞死活不松口。
党建国这次“报复性分房”,最终以失败告终。
意外的是,这件“糗事”效应:
党建国“求人住房未遂反被拒”的糗事,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四九城各部委高层间流传开来。
那些原本对党建国年纪轻轻就立下泼天功劳,深得总部领导们和种苹果部长器重,而隐隐有些“酸溜溜”的大领导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愕然,继而爆发出一阵轻松的大笑。
“哈哈哈!这小子!也有吃瘪的时候!”
“到底是年轻人!想一出是一出,这分房子还能强买强卖?”
“挺好!接地气!这才像个活生生的年轻人嘛,不是啥都算无遗策的神仙!”
这场无伤大雅的“小翻车”,奇异地消解了部分人心中的芥蒂。
党建国身上那层过于耀眼,甚至是令人有些不适的“天才光环”,似乎被这件接地气的糗事冲淡了一些,让他显得更真实、更“可爱”了。
大家心里舒坦了,对他的评价反而更正面:“能力是强,但到底还是年轻人,会犯点小迷糊,可以理解!”
嗯,主要是大家找到了对党建国的情绪发泄点!
党建国得知这些反馈后,简直哭笑不得。
他望着那片在寒风中矗立的崭新楼群,再看看远处四九城朦胧的轮廓,内心疯狂吐槽:“这可是四九城边上!未来妥妥的黄金地段!白送三室一厅都不要?你们知道将来这里的房价能涨到什么地步吗?!”
然而,时代认知的鸿沟,比地理距离更难跨越。
工人们宁愿每天蹬着破自行车,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往返十几里地,也不愿离开熟悉的城市烟火。
街道办方主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
她亲自跑到民工处的新小区参观,看着那结实宽敞的楼房、规划整齐的菜地和装饰的榆树,眼睛直放光,这小区太符合自己的胃口了。
回去后,她立刻找到党建国,提出了一个“双赢”的方案,鼓动道:
“建国啊,你看啊,你们这房子盖得多好!
我们街道办那边呢,靠近老城墙根儿有片地,前些年打仗拆得七零八落,乱糟糟的,一直空着也没啥用。
我们街道再搭上点二环外没啥用的荒地(当时确实不值钱),拿出来!
咱们两家合起来再盖一片!
我们街道办只要三分之一就行!”
方主任笑得像只老狐狸,这分明是想空手套白狼,用不值钱的地皮“白嫖”民工处的建筑能力和资金,解决街道棘手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