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正说笑着,易中海背着手,笑眯眯地从屋里踱了出来,手里端着几个粗瓷大碗,胳肢窝底下还夹着一把筷子。
他走到桌边,和蔼地说:
“听着你们这儿热闹,想着你们小哥几个兴许碗筷不够使。给,东旭,拿去摆上吧。”
那姿态,俨然一位关心晚辈的长者。
贾东旭赶紧起身接过碗筷,一边分一边说:
“还是师傅您想得周到!”
易中海摆摆手,一脸谦和:
“啥周到不周到的,我们也打年轻时候过来的。多经历经历,多摔打摔打,慢慢就历练出来了。”
这话听着是勉励,可得听仔细喽,细品却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
傻柱顺嘴客气了一句:“易叔,一块儿喝点儿?”
易中海呵呵一笑忙说道:
“不了不了,你们年轻人聚吧,我吃过了,回屋歇个晌。”
说完,冲众人点点头。桌上这群小伙子也七嘴八舌、含混不清地回应着:
“易叔慢走!”“易工您歇着!”“易师傅回见!”
党建国心里跟明镜似的:
嗬!这老登,刷存在感来了!
几句话就把这群小子定位成‘欠历练’的毛头小伙,显得离了他们这些‘老师傅’就玩不转。
这院子里啊,年轻人想拧成一股绳?难喽!
易中海这‘定海神针’,时不时就得出来显显分量。
哥几个推杯换盏,四瓶酒(傻柱家的杂牌、许大茂的通州老窖、陆仁义的二雷子)下了肚。
都不是啥海量的人,一个个脸上都泛了红,话也多了,舌头也大了。
贾东旭冲着自家屋门喊:
“怀茹!怀茹!出来搭把手,帮着柱子收拾收拾!”
傻柱也大着舌头附和:
“对!秦…秦姐!麻烦您帮着拾掇拾掇!我…我把贾哥扶回去!”
贾东旭笑骂着推开傻柱伸过来的手:“
去你的!我…我自己能走!你…你小子还站得稳吗?”
傻柱嘿嘿傻乐,脚步也有点飘。
党建国看这情景,故意带着点疑惑,插了句嘴:
“哎?柱子,你刚管贾家嫂子叫啥?秦…姐?”
他这声“秦姐”叫得挺清晰。
旁边的许大茂正晕乎着,一听这话,酒精上头,嘴比脑子快,怪腔怪调地接茬儿:
“嗐!哪有嫂子?只有姐姐妹妹呗!”
这话可就有点撩闲了。
贾东旭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黑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