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穿越太早 > 第102章 另一种形式的毕业答辩

第102章 另一种形式的毕业答辩(2 / 2)

你论文里那套‘工业筋骨、民生血脉’、‘发展为了人民’的高论,句句戳在点上,字字都是‘政治正确’,谁敢说半个不字?

他们倒是想找茬,可你文章里引经据典,处处贴着高层讲话和政策文件,比红头文件还红!

他们只能憋着,还得夸你思想觉悟高!你说这算不算‘不写之恩’?”

党建国松了口气,拍拍胸口,半真半假地说:

“哦,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怕领导们不高兴,回头给我穿小鞋呢!”

“行了!别在这儿给我装傻充愣耍宝了!”刘飞不耐烦地摆摆手,身体前倾,目光如电,大声说道:

“今天叫你来,不是听你唱赞歌的。

说说吧,捅了马蜂窝,总得想法子把蜂收了吧?

你那论文里光提问题、画大饼了,具体怎么落地?

尤其是你最后暗示的那些‘后顾之忧’的解决方案,有没有点你常说的干货?”

党建国搓了搓手,显得有些为难,说道:“这个……领导,兹事体大啊……”

刘飞一瞪眼,说到:“直接说!别绕弯子!咱们组织,还不至于因为几句探讨就给人扣帽子!”

党建国内心oS:拉倒吧!因言获罪的还少吗?以前叫文字狱,现在叫路线错误罢了!

不过嘛……眼下这环境,提‘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应该不犯忌讳,还能解燃眉之急。

那就……把后世经验搬出来吧!

打定主意,党建国清了清嗓子,开始条理清晰地阐述:

“领导,各位同志,我确实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主要是基于现状的观察和思考。比如,针对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我建议可以尝试两条腿走路……”

一、关于乡村教师(扫盲与基础教育):

“现在正是全国扫盲运动的高潮,农村里涌现出不少学习积极分子,有些人已经达到了初中甚至更高的文化水平。

我们完全可以就地取材,选拔其中思想觉悟高、有耐心、愿意扎根农村的优秀分子,经过短期集中培训,重点是教学法和思想品德,让他们担任‘乡村教师’或‘扫盲辅导员’。

他们可以负责最基础的识字、算术和小学低年级课程。

高中生水平的,甚至可以带带初中预备班。

学校场地?完全可以利用农村现有的、闲置的祠堂、庙宇、大队部!

这样既能快速解决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也能有效缓解国家师资不足的压力,更是对扫盲成果的巩固和提升!

(党建国心说:但愿这政策,也能顺带保护下那些精美的古祠堂,别都拆了……)

据作者菌了解所知,未来十年农村孩子的入学率,可能比某些人想象的还要高!甚至超出80年代初的

二、关于乡村医生,或者叫初级医疗保障:

“医疗的问题更复杂,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参考了一些地方上的土办法和老经验,提出一个‘赤脚医生’的构想。

核心是培养一批‘半农半医’的农村卫生员。

选拔略通文墨、有责任心的青年农民,进行相对系统但周期较短,比如半年到一年的医学培训,

重点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发烧、腹泻、寄生虫、小伤口处理、接生等的识别、预防和简单治疗,以及常用中草药的知识和简单炮制。

国家可以组织专家,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赤脚医生手册》,配发一个实用的‘保健箱’,里面装上几种最基础、最安全有效的药品,比如消炎粉、止泻药、止痛片、纱布酒精等。

各地情况不同,常见病和可用的草药资源也不同,需要因地制宜。

但有了这个思路和框架,就能让最基层的农民兄弟,在突发小病小伤时,能及时得到最基本的救治,不至于小病拖大、大病等死!这是功德无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