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极寒深脉(1 / 2)

“地质方舟 II 号” 从跃迁状态脱离时,舰体周围的星光突然变得黯淡 —— 柯伊伯带的星际尘埃被 - 240c的超低温冻成了固态,像无数细碎的冰晶悬浮在黑暗中,反射着远处恒星的微光,营造出一片死寂而璀璨的 “冰晶星海”。舰桥的舷窗外,一道淡蓝色的光带蜿蜒伸展,那是柯伊伯带最外层的深脉,在低温下凝结成了半透明的 “冰晶脉”,每一段冰晶都像被精心切割的钻石,内部流动的脉能清晰可见,却带着令人心悸的脆弱感。

“温度警报!舰体外部温度已降至 - 238c,硅基防护涂层正在自动增厚!” 主控台操作员的声音带着紧张,屏幕上的温度曲线仍在缓慢下降,“雷达出现严重干扰,固态星际尘埃反射信号,无法锁定坍缩节点的精确位置!”

棱立刻冲到雷达控制台前,金属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淡银色的硅基能量注入设备,试图过滤干扰信号。但屏幕上的雪花纹只短暂消失了几秒,又被更密集的杂波覆盖。“不行!这里的尘埃密度是预期的三倍,且含有冰晶脉的碎屑,常规滤波程序完全失效。” 棱的硅基瞳孔收缩,“更糟糕的是,深脉探测器的探头开始结冰,灵敏度下降了 60%,无法捕捉到冰晶脉的能量流动规律。”

舰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没有雷达导航,没有探测器数据,在这片布满固态尘埃和易碎冰晶脉的区域,方舟就像一艘在浓雾中航行的船,随时可能撞上隐藏的 “冰礁”—— 一旦触碰冰晶脉,不仅会引发脉能紊乱,还可能导致坍缩节点的能量波动加剧,提前引爆危机。

“让我们试试。” 清璃的意识波动突然在舰桥内响起,蓝闪石锚定仪中的金色能量流缓缓延伸,穿透舰体,向外部的冰晶脉靠近。当金色能量触碰到冰晶时,清璃的意识中传来一阵清晰的 “反馈”—— 那是冰晶脉因低温而产生的微弱震颤,像易碎的玻璃在轻轻摇晃,“冰晶脉的结构非常脆弱,不能用强能量探测,否则会碎裂。而且,它们的脉能流动速度只有地球深脉的 1\/10,像缓慢流淌的冰河水。”

季临野的白色能量流紧随其后,与金色能量交织,共同勾勒出冰晶脉的三维轮廓。他的意识专注于捕捉脉能流动的轨迹,很快发现了规律:“冰晶脉的转弯处都有‘能量漩涡’,那里的脉能浓度最高,也最稳定,是安全航道的关键标记。但漩涡周围的固态尘埃密度极高,需要避开。”

可意识体的感知范围有限,仅能覆盖方舟周围 100 公里的区域,要找到通往坍缩节点的完整航道,还需要更广阔的信号覆盖。就在这时,石砚突然举起手,指尖的石墨丝泛着淡灰色光:“我或许能帮上忙。石墨的导电性在低温下会增强,我可以将石墨丝注入探测器探头,作为‘信号增强器’,扩大清璃姐姐和季临野哥哥的意识覆盖范围。”

石晶也立刻附和,手心泛起莹白色光:“我的金刚石能承受超低温,还能切割固态尘埃。我可以用金刚石能量加固探头外壳,防止结冰,同时在尘埃密集区开辟出一条‘信号通道’。”

棱看着这对兄妹,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这是个好主意!硅基团队会配合你们改造探头,在探头上预留石墨丝注入接口,并用金刚石涂层覆盖外壳。”

改造工作在舰内的临时实验室紧张进行。石晶将莹白色的金刚石能量注入探头外壳,原本银色的金属表面瞬间覆盖了一层透明的 “钻石膜”,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石砚则小心翼翼地将纤细的石墨丝接入探头的信号接口,石墨丝在低温下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导电性,像一条条灵活的银色细线。

当改造后的探测器被释放出舰体时,奇迹发生了 —— 金刚石涂层成功阻止了结冰,石墨丝则将清璃季临野的意识信号放大了三倍,屏幕上终于出现了清晰的冰晶脉地图。金色与白色的能量轨迹在地图上延伸,标记出一个个能量漩涡,形成了一条蜿蜒却安全的航道。

“航道确认!从当前位置出发,沿 3 号冰晶脉的能量漩涡前进,约 800 公里后可抵达坍缩节点外围!” 操作员兴奋地喊道,屏幕上的航道图闪烁着绿色的安全标记。

就在方舟准备按航道前进时,负责释放探测艇的队员突然报告:“小型探测艇‘冰芽号’失去联系!最后传回的信号显示,它在靠近一处能量漩涡时,被突然出现的固态尘埃流撞击,偏离了航线!”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清璃的意识体立刻扩大感知范围,很快在距离方舟 50 公里的一处冰晶脉分支处找到了 “冰芽号”—— 探测艇的左翼撞上了冰晶,导致部分设备损坏,更危险的是,冰晶碎裂产生的脉能乱流正朝着探测艇蔓延,一旦被卷入,探测艇会彻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