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把握?”程煜问。
“那份会议纪要,该派上用场了。”林晓深吸一口气,“但不是直接抛出去。我需要一个引爆点,一个能让舆论瞬间反转的契机。”
她脑中飞快地构思着计划。直接公布会议纪要,虽然能打击陆振坤,但可能被对方反咬是伪造,或者将水搅浑,而且无法完全洗刷她个人身上的污水。她需要将陆振坤利用职权为星轨资本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与这次针对她的恶意诽谤直接联系起来,让公众看清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卑劣的商业陷害。
“王瀚,”林晓立刻想到了那位资深媒体人,“他之前主动递过话,或许可以合作。”
她让周岚立刻联系王瀚,表达了希望进行一次“非正式沟通”的意愿。王瀚很快回复,同意在她安排的一个隐蔽地点见面。
见面后,林晓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将那份内部会议纪要的复印件(隐去了最敏感的来源信息)推到了王瀚面前,同时还有她整理的、关于陆振坤与星轨资本关联的间接证据链。
“王老师,有人想用最下作的方式毁掉我,以及‘方舟’项目。”林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不想坐以待毙。这份材料,足以证明证监会内部有人与资本勾结,试图用不合理的监管手段打压本土科技创新企业。而针对我的诽谤,正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扫清障碍。”
王瀚仔细翻看着材料,脸色越来越凝重。他是资深媒体人,一眼就看出了这份内部纪要的价值和爆炸性。
“林总,这东西……来源可靠吗?”王瀚谨慎地问。
“绝对可靠。”林晓目光坦然,“我可以为材料的真实性负全责。但我需要王老师帮我一个忙——不是立刻报道,而是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以一种最能引发公众共鸣和愤怒的方式,将这件事捅出去。我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躲在幕后操纵舆论、打压创新的人,到底是什么嘴脸。”
王瀚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媒体人的锐光:“我明白你的意思。直接报道官员问题敏感,但如果将这件事定性为‘资本勾结不良官员,恶意陷害本土科技精英与创新项目’,舆论风向会完全不同。公众对官商勾结、打压创新的事情深恶痛绝。”
“没错。”林晓点头,“时机很重要。我希望能在对方最得意、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给他们致命一击。”
王瀚看着林晓,这个年轻女人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表现出的冷静、果决和布局能力,让他暗自心惊。他最终点了点头:“好,这件事,我做了。材料我先带回去研究,我会把握好时机和角度。”
送走王瀚,林晓回到临时住所。网络上的污言秽语还在发酵,瑞科楼下聚集的媒体也多了几家。但她此刻的心情却异常平静。
风暴已经来临,但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风雨的“便利贴女孩”。她手握利刃,站在风暴眼中,等待着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
她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声明,一份针对所有诽谤的、强硬的个人声明。她不会退缩,也不会沉默。在王瀚的报道出来之前,她需要先稳住阵脚,展现出绝不低头的姿态。
这场舆论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