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王座试炼(1 / 2)

集团月度战略会的氛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瑞科的核心高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这不仅源于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更源于内部正在进行的、由程煜主导的深度清洗和权力重构。

林晓坐在程煜左手边稍下的位置,面前摊开着关于“启明”项目的汇报资料。她穿着程煜送的那套宝蓝色套装,妆容精致,脊背挺直,努力将昨夜因伊莎贝尔而起的波澜压在心底,展现出绝对的专业与冷静。

会议按流程进行,各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轮到林晓时,她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灯光微暗,屏幕上呈现出“启明”项目的LOGO和核心数据。

她的阐述条理清晰,数据翔实,重点突出了项目在PTSD疗愈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及与军科院合作带来的战略价值。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扎实的内容和沉静的力量,这让之前一些因她年轻和“背景复杂”而心存疑虑的高管,也不禁暗自点头。

然而,就在她即将结束汇报,程煜准备进行总结陈词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程煜的特助面色严肃地快步走入,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并递上了一个平板电脑。

程煜的目光在平板屏幕上快速扫过,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去,周身瞬间散发出的低气压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抬手,示意特助先将平板递给林晓。

林晓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她接过平板,只看了一眼,血液几乎在瞬间凝固。

屏幕上是一个刚刚在某个知名财经科技论坛发布的匿名帖子,标题极其耸动:《“方舟”女神另一面:深扒林晓那些不为人知的“天赋”与“过往”》。帖子内容没有直接提及“幽灵”,而是用大量看似客观的分析和引述“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证词,详细描述了林晓高中时期展现出的惊人身体素质——远超同龄人的力量、速度、反应神经,甚至隐晦地提及她曾在非正式对抗中“失控”伤及同学(经查证为对方先挑衅且仅为轻微擦伤,但被刻意模糊和放大)。文章最后,将这种“非常规天赋”与她如今执掌高精尖神经接口项目的身份联系起来,抛出一个阴险的问题:一个拥有如此潜在“攻击性”体质和“不稳定”过往的人,是否真的适合主导一个关乎人类大脑与情感的最前沿科技项目?其个人特质,是否会成为项目最大的“伦理风险”?

伊莎贝尔出手了!而且选在了这个关键时刻!她完美地绕开了“幽灵”身份,利用被套取的数据,从另一个角度发动了致命攻击!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晓身上,充满了震惊、怀疑和审视。之前因她专业表现而积累的好感,在这一刻似乎摇摇欲坠。

林晓感觉喉咙发紧,握着平板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她能感觉到程煜冰冷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但那视线中并无意外,只有一种等待她反应的审视。

这是伊莎贝尔的阳谋,也是程煜给她的试炼。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落入对方的圈套。她没有去看程煜,而是将平板轻轻放回桌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管,最后重新看向投影屏幕,上面还停留在“启明”项目为创伤者带来希望的数据图表。

“看来,有些朋友对我们瑞科和‘方舟’项目的关注,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她开口了,声音清晰稳定,甚至带着一丝极淡的嘲讽,仿佛刚才看到的只是一则无聊的八卦,“关于这篇充满想象力的文章,我不做过多评价。事实胜于雄辩。”

她操作电脑,快速调出了另一组数据,投影在屏幕上。那是“启明”项目在早期志愿者身上取得的、关于情绪稳定性、攻击冲动降低的显着改善数据。

“我只想请大家看一组真实的数据。”林晓的声音坚定起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启明’项目的核心,是利用技术引导和转化内在能量,无论是情绪,还是……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我们关注的是结果,是这项技术能否为人类带来福祉。我个人的任何经历,恰恰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控制与疏导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项目研发的初心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