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的远程干预像一剂强效镇静剂,暂时稳住了瑞科内部躁动的血脉。陈董事和李副总裁的倒台,如同一场公开的处刑,让所有心怀异动的人都暂时收敛了爪牙。林晓的命令如今在瑞科内部畅通无阻,再也没有人敢质疑这个坐在总裁办公室里的年轻女人。
然而,林晓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顶王冠是由荆棘编织而成。表面的顺从之下,是更深的审视、更复杂的算计,以及等待她出错的无数双眼睛。她不能有丝毫松懈。
她开始系统地梳理程煜留下的权力结构。周总监成了她最得力的臂膀,这位看似中立的助理,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忠诚和能力,让林晓真正开始将她纳入核心圈层。在周总监的协助下,林晓以“提升决策效率”和“强化项目协同”为由,对几个关键部门进行了小幅度的架构调整,将自己信任的、有能力的中层骨干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
这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精准的微调,如同在精密的仪器上更换更可靠的零件。她不动声色地削弱着陈董事留下的残余影响力,巩固着自己的权力基础。每一步都走得谨慎而稳健,展现出与她年龄不符的政治手腕。
同时,她必须应对来自外部的持续压力。
星轨资本在“财务造假报告”计划流产後,果然没有放弃。他们不再进行赤裸裸的舆论攻击,转而采取了更阴险的策略——通过多个关联账户,在二级市场持续、小规模地吸纳瑞科的流通股,同时,开始私下接触瑞科的一些中小股东,开出诱人的价格,试图进行股权收购。
“他们在试图‘蚂蚁搬家’,”周总监向林晓汇报着最新的股权变动分析,“动作很隐蔽,单笔交易量不大,但累积起来不容小觑。如果让他们成功收购到一定比例,再加上可能被他们拉拢的少数股东,在未来关键的股东大会上,可能会对我们形成制衡。”
林晓看着屏幕上那条缓慢爬升的股权收购曲线,眼神冰冷。星轨资本就像一条潜入水下的鳄鱼,放弃了猛烈的扑击,改用耐心的撕咬。
“联系那些被接触的股东,”林晓指示,“以我的名义,邀请他们进行一对一沟通。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展示‘方舟’的未来价值和瑞科的长期规划。必要时,可以请魏博士出面,进行小范围的技术展望说明。”
她要打一场信心保卫战。用“方舟”无可替代的技术前景和瑞科稳固的运营,来对抗星轨资本纯粹资本层面的诱惑。
“另外,”林晓沉吟片刻,补充道,“启动我们自己的股东增持计划。不需要大张旗鼓,利用程总留下的部分授权资金,通过可信的渠道,同步在市场上进行回购。”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要买,我也买。这是一场资金和信心的双重博弈。
处理完这些烧脑的商业博弈,深夜回到那间空旷的公寓,林晓才会卸下“林总”的盔甲,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她有时会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那里曾经放着程煜给的信号器,如今空空如也。那种被监控的窒息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掌控一切的背面,是无人分担的重压。
她甚至怀念起之前与程煜那种充满张力、彼此试探的日子。至少那时,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存在,他的目光,无论是审视还是欣赏,都让她感觉自己被“看见”。而现在,他像一个匿名的守护神,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投下雷霆,然后再次隐入未知的迷雾,留下她独自面对这冰冷的王座。
她拿出那部老式手机,摩挲着冰冷的塑料外壳。这是她与程煜之间唯一的、单向的联系通道。她有太多疑问想问,关于他的安全,关于星轨,关于他们之间模糊不清的关系……但最终,她只是将手机紧紧握在手中,仿佛能从中汲取一丝虚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