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梭”的介入,如同在暗流汹涌的湖底投入一颗深水炸弹,表面波澜不惊,深处却已开始搅动。首付款通过复杂的加密路径汇出后的四十八小时,林晓在一种极致的焦灼中度过。她像往常一样主持“方舟”会议,推进混合模型,应对程煜每日的“十分钟拷问”,一切如常,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深处那根弦绷得有多紧。
程煜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异样,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方舟”本身的技术进展和韩子峰那边愈发咄咄逼人的市场造势。他对林晓的“保护性监视”依旧,但那更像是一种常态化的背景音,暂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警报。
转机,在一个深夜悄然降临。
林晓放在暗格里的那部预付费手机,屏幕无声地亮起,是一条经过多重加密的信息,来自“影梭”。
信息内容极其简洁,只有两个附件和一句话:「目标一初步达成,制造了足够的信息干扰和几个虚假线索。目标二,附件一是初步发现的可能弱点,附件二是追加报价。」
林晓的心脏猛地一跳。她迅速将附件下载并存入一个独立的、物理断网的加密硬盘,然后删除了手机上的所有痕迹。
做完这一切,她才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附件一。
里面不是她预想中的商业丑闻或财务漏洞,而是一份关于韩子峰早年经历的报告,重点聚焦于他创立“灵犀科技”之前,一段短暂却异常投入的时期——他曾是一个名为“深渊回响”的极端前卫电子音乐社群的匿名核心成员,甚至以化名发布过几首充满撕裂感与破坏欲的实验性曲目。报告附有几段音频片段和当时社群内部极少数流传出来的、像素粗糙的现场视频截图,那个戴着诡异金属面具、在混乱音浪中如同癫狂祭司的身影,与如今西装革履、精明算计的韩子峰判若两人。
林晓看着那些资料,瞳孔微微收缩。她瞬间明白了“影梭”所指的“弱点”是什么。这与她隐藏Siren身份的逻辑,何其相似!韩子峰,同样拥有一个他不愿示人的、与现有社会身份截然相反的“暗夜”人格。他那段音乐经历中透露出的失控、破坏与近乎虚无的内核,与他如今打造的“科技先锋”、“理性精英”形象存在着巨大的割裂。这个秘密若被曝光,对“灵犀科技”及其个人信誉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触及了人格核心的隐秘战争。
她立刻点开附件二,里面是“影梭”对韩子峰进行更深入调查(包括其财务状况、私人关系、潜在法律风险等)的追加报价,数字惊人。
林晓没有犹豫,回复了两个字:「继续。」
她需要更多筹码。
合上加密硬盘,林晓靠在椅背上,心情复杂。她找到了韩子峰的一个致命弱点,但这感觉并不畅快,反而有一种兔死狐悲的寒意。他们都是在光鲜外表下隐藏着另一副面孔的人,都在用尽力气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就在这时,她的工作手机响了,是程煜的私人号码。这么晚?
她稳了稳心神,接起:“程总。”
“来书房一趟。”程煜的声音听起来有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林晓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信号器。难道他发现了什么?她定了定神,起身走向与主卧相连的、被他改造成私人书房的那个房间。
书房里只开了一盏阅读灯,程煜坐在书桌后,屏幕上显示着的,赫然是“灵犀科技”今天下午刚刚发布的一段“灵境”项目技术演示视频的深度分析报告。
“你看过了?”他问,目光如炬。
“看过了。”林晓点头,“他们在实时渲染和场景构建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但情感交互的深度,尤其是负面情绪的模拟,显得过于粗糙和……危险。”她精准地指出了关键,这也是魏博士一直强调的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