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剑照汗青 > 第5章 兵发交趾3.再走梅关古道

第5章 兵发交趾3.再走梅关古道(2 / 2)

李山抱着枪箱的手在抖:“末将今晚就开工!不造出能打十里的重炮,就不卸这炉渣!”

下午的风带着桃江的水汽,五十只大鸟已驮着铁锭与枪支列队。刘云望着它们掠过信丰的城墙,突然想起作坊角落里那七个被炸伤士兵的灵位——如今的每块铁锭、每支枪,都浸着他们未凉的血。

(三)安远清剿,奇兵破敌

傍晚的霞光把安远县城染成金红色,刘云的大鸟群落在县衙的晒谷场上时,守将魏晨正踩着梯子补旗幡。他看见鸟背上的军火箱,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将军!您可算来了!昨天抓了个元军斥候,说他们在揭阳藏了两百骑兵!”

县衙主簿王跃捧着账册跑过来,他的青布袍上还沾着墨汁:“学生已查清,安远周边有三股匪患,都跟元军暗通款曲——黑风寨的李老三专抢粮队,白虎山的二当家常替元军传递消息。”

刘云打开火枪箱,魏晨的亲兵们顿时围了上来。个满脸稚气的小兵伸手想摸,被魏晨拍了下手:“这是打鬼子的家伙,得用命护着!”他转向刘云,“末将这就点三千骑兵,先端了黑风寨!”

“别急。”刘云指着地图上的揭阳,“派五十人扮成粮商,引李老三出来,其余人埋伏在山坳——记住,要活的,我要从他嘴里掏出元军的布防。”

三更的梆子声刚响,黑风寨的匪巢就亮起了火把。李老三骑着匹黑马,举着鬼头刀冲在最前,他身后的喽啰们扛着抢来的粮袋,嘴里还骂骂咧咧:“这批粮够弟兄们吃半个月,元军那边也能交差了!”

刚进山坳,两侧突然滚下巨石,将退路堵死。魏晨的骑兵举着火枪冲出,“砰砰”的枪声震得山雀乱飞。李老三挥刀想砍,被支火枪顶住了咽喉——是那个满脸稚气的小兵,他手都在抖,却死死扣着扳机:“别动!我爹就是被你们抢粮饿死的!”

匪巢里的喽啰们见头领被擒,顿时乱了阵脚。刘云站在山崖上,看着骑兵们把匪兵捆成串,突然听见粮仓方向传来哭喊——是被掳来的百姓,其中有个老婆婆,怀里还抱着个饿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

“给他们分粮。”刘云的声音有些发沉,“魏晨,派十个人护送他们回村,再留二十人守黑风寨,把这里改成粮仓。”

次日清晨,魏晨的骑兵又端了白虎山。从二当家的地窖里搜出两箱元军令牌,还有封密信——元军让他们在惠州渡口设伏,截杀往深圳运军火的船队。

“郭虎的大队就在九连山,”刘云把密信递给王跃,“你亲自去趟惠州,让他绕路走莲花山,顺便带句话,就说安远的骑兵随后就到。”他给魏晨留下三箱火枪、六箱子弹和一箱金子,“沿途清剿时多带些干粮,遇见百姓就分点——咱们打仗,不光是为了收复土地。”

魏晨翻身上马时,朝阳正从山后升起。他的骑兵队在晨光里拉出长长的影子,往梅州方向去,马蹄踏过安远的青石板,溅起的水珠里映着“宋”字旗的红光。

(四)九连山下,烽烟初起

交接完安远的防务,刘云的大鸟群在次日黎明起飞。穿过一片云海时,吴燕殊突然指着下方:“看,那是九连山的轮廓!”

云雾散开处,连绵的山峦如沉睡的巨龙,山坳里隐约可见营帐的影子。郭虎的亲兵早在山口等候,见大鸟落下,忙跪地禀报:“将军!郭将军昨天还念叨您,说九连山的粮草够十万大军吃半年,就等您来商议进兵交趾的事!”

刘云落地时,脚边的草叶沾着露水。他望着远处飘扬的“宋”字旗,突然听见熟悉的笑声——郭虎正扛着门新造的重炮,从山坳里走出来,炮身上的“破浪”二字在晨光里闪着冷光。

“你可算来了!”郭虎把炮杵在地上,震得泥土簌簌落,“这炮能打十二里,昨天试射时,把对面山头的石头炸飞了三丈高!”

大鸟群在旁边的竹林里落定,开始梳理羽毛。刘云拍着郭虎的肩膀,望向九连山深处:“休整三日,咱们沿东江而下,直抵深圳——交趾的元军,该尝尝咱们的厉害了。”

山风掠过竹林,带来远处练兵的呐喊。刘云知道,再走梅关古道的不只是铁骑与大鸟,还有无数百姓对收复河山的期盼,这些期盼如星火,终将在岭南大地上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