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 锄奸扩军
西华山的晨露还沾在青钨石胆上,泛着冷润的青乌光。我蹲在矿坑边,指尖划过一块刚挖出的石胆——沉甸甸的质感,断面嵌着的铜绿和锡粒清晰可见,这是造突火枪最关键的料。作战小队队长老周正把铁镐递给新加入的矿工义军,他玄色劲装的袖口磨出了毛边,声音却透着沉稳:“你们二十七个都是挖过矿的老把式,白天跟着我挖矿,晚上轮班守哨,这矿场要是丢了,咱们造枪就没了根基,半点不能马虎。”
矿工们接过铁镐,没人多话,转身就往矿坑里走。镐头敲在岩石上的“叮叮”声,很快在山坳里传开,混着山间的鸟鸣,倒有几分热闹。我把一包矿样袋和两竹筒火药塞给老周,又指了指旁边拴着的三匹战马:“缺物资就派联络兵往大余送信,白砚会安排人送过来。这几匹马留着应急,元军探子要是来了,能快些传信。”老周接过东西,往腰间一掖,点头道:“你放心,我保准守好矿场。”
剩下的三个小队共二十七人,跟着我往大余方向走。陈大叔走在最前,手里的木棍敲着路边的石头,每走几步就停下来侧耳听——他熟这一带的山路,连哪片林子藏着野兔都知道。“梅山镇的林老虎,是这方圆几十里的恶霸,”他压低声音,“不仅抢村民的粮,还偷偷把腊肉卖给元军换弯刀,前几天有个后生不肯交粮,被他打断了腿。”
话音刚落,就看见前面的镇子口围了一圈人。挤进去一看,几个壮汉正把一个老妇人推倒在地,抢走她手里的布包,布包里的杂粮撒了一地。“哪来的老东西?敢不给林爷交粮!”为首的壮汉抬脚就要踹老妇人,我立刻喝止:“住手!”
壮汉回头,见我们穿着义军服,眼里闪过一丝慌意,却还是硬着头皮喊:“你们算哪根葱?敢管林爷的事!”话音未落,队员小李已经端起突火枪,“嘭”的一声,壮汉的肩膀溅出血来,惨叫着倒在地上。其他壮汉见状,想拔腿跑,却被队员们围了个严实,一个个被按在地上,反绑了双手。
老妇人爬起来,抹着眼泪说:“官爷,林老虎还把我儿子关在他家地窖里,说要拿我家的三亩地换人才肯放……”我让两个队员看押俘虏,自己带着剩下的人往林老虎的宅院走。宅院的大门刷着黑漆,墙头插着碎玻璃,门楣上还挂着块“林府”的牌匾,透着股嚣张气。队员小张搭着人梯爬上去,从墙头扔了个土炮(手雷)进去,“轰隆”一声,大门被炸开,木屑飞溅。
林老虎正坐在堂屋里喝酒,桌上摆着两盘腊肉,旁边还放着柄元军制式的弯刀。见我们冲进来,他猛地抓起弯刀,嘶吼着扑过来:“敢毁我的家?我跟你们拼了!”我侧身躲开,手里的突火枪托狠狠砸在他的手腕上,弯刀“当啷”掉在地上。队员们趁机冲上去,把他按在地上,麻绳勒得他直咧嘴。
“我跟元军大人是熟人!你们敢动我,元军大人不会放过你们的!”林老虎挣扎着喊,声音里满是恐惧。我们没理他,跟着老妇人去地窖——地窖里不仅有她儿子,还有十几个被抓来的后生,每个人都瘦得只剩皮包骨,眼里满是绝望。把他们救出来时,后生们扑通跪在地上,哭着说要参军报仇。
队员们在宅院里搜出了五大箱粮食、十几箱银元宝,还有十几包准备送给元军的腊肉。我站在院门口,对着围过来的村民大声说:“乡亲们!林老虎通元害民,今天咱们除了他,往后谁再敢帮元军,谁再敢欺负百姓,就是这个下场!”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一个十七八岁的后生举着镰刀喊:“官爷,我要参军!我要杀元军!”紧接着,几十个后生、壮汉都站了出来,连几个中年妇人都推着自家男人往前站:“去!跟着官爷们杀元军,别让咱娃再受欺负!”
我让医疗小队的队员登记他们的名字,从里面挑出三十六个精壮机灵的,补充到三个小队里——每个小队从九人扩到十五人。剩下的村民,让联络兵带着,跟林老虎一起送回虔城,交给赵时赏编入后备队。临走时,老妇人塞给我一包煮鸡蛋,眼里满是感激:“官爷,你们一定要多杀元军,替咱们报仇!”
接下来的十天,我们以大余为中心,接连端了几个汉奸的窝。南安镇的周黑心,把家里的粮仓锁得严严实实,村民们快饿死了也不肯开仓,我们冲进去时,他还在跟元军探子对账,桌上摆着刚收的狼头币;池江镇的王老八,囤了满满一山洞的青钨石胆,说要等元军来买高价,队员们把矿石搬出来时,他还想放火烧洞,被我们当场制服;黄龙镇的刘老黑、青龙镇的李黑龙、新城镇的地主……每除一个汉奸,就有上百个村民报名参军,小队的人数越来越多。
到了第十天,三个小队已经扩成了三个大队,每个大队三十六人,原小队队长升任大队长。陈大叔拿着扩军名册,笑得皱纹都挤在了一起:“以前元军来的时候,村民们都躲在山里不敢出来,现在倒好,一个个主动要参军,这都是因为咱们替他们除了害,他们信咱们了!”
医疗联络小队每天都会带来其他两路的消息:刘铜和阿黎在九连山,不仅清了之前停掉的矿洞,还在信丰找到了优质铁矿和煤矿,锄奸时召了上千人,已经分三批送回虔城五百多;周虎和王婉婉在永丰,摸透了天坑附近的地形,端了三个汉奸窝点,扩军到四个大队,还把沿途看守物资的队员都换成了新参军的后生,物资损耗比之前少了一半。
“赵将军那边传来信了!”白砚拿着一封皱巴巴的信跑过来,她的发梢沾着些矿灰,却难掩眼里的喜色,“每天都有三百多人从各路送回虔城,现在已经收了一万多新兵,正在校场练突火枪呢!赵将军说,新兵们肯吃苦,最快的已经能做到半柱香装三次弹了。”我接过信,上面的字迹是赵时赏特有的刚劲:“新兵多是农家子弟,朴实能战,待你归来,便可一同驰援文丞相。”
4月21日清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大余的宁静。是文天祥身边的亲卫李铁,他翻身下马时,铠甲上还沾着尘土,手里攥着封信,气喘吁吁地说:“刘云哥,文丞相他们一路打到吉州城下,城坚难攻,急需特战队员支援!”我接过信,文天祥的字迹力透纸背:“吉州乃北上要道,若不能拿下,勤王之路受阻,盼速带精锐来援。”
我心里一紧,立刻召集三个大队的队员。白砚站在旁边,手里攥着我的矿样袋,轻声说:“你放心去,大余有我,矿场、锄奸的事我都盯着,不会出岔子。”我点点头,把任务交代清楚:“白砚,你带着联络小队和刘虎的大队留在大余,巩固锄奸成果,西华山的矿场要盯紧,有情况立刻传信给虔城。”又拍了拍刘虎的肩:“好好协助白砚,别让我失望。”刘虎挺直腰,大声应下。
队员们骑着战马,往吉州方向疾驰。马蹄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声响,我回头望了望大余的方向——那片刚被我们护下的土地,此刻正透着生机。我知道,驰援吉州不仅是为了帮文天祥攻城,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着我——吴浚,那个历史上会叛投元军的汉奸,此刻就在文天祥身边,我必须在他反叛前,找到拿下他的机会。
第二章 2. 驰援吉州
油山的山路比西华山更陡,碎石子顺着坡往下滚,马蹄踩在上面打滑,发出“咯吱”的声响。我勒住缰绳,抬头望去——几间破草房建在山坳里,门口挂着骷髅头,风一吹,骷髅头相撞,发出“呜呜”的怪响,像极了土匪的嚣张气焰。“这伙土匪抢过不少往虔城送粮的村民,还帮元军盯过咱们的矿场探子,”大队长老周压低声音,手指着草房的后门,“他们的主力都在前院喝酒,咱们从后门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