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河的爽朗很有感染力,李青和武辉听了都笑了,刘俊也微微点头致意,东方曜则拿起饮料示意,站起身道,
“大家好,我叫东方曜,项城人,以前做点小生意,今年32岁。”
东方曜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语气不疾不徐,这是经社会磨砺形成的性格。
最后轮到刘俊,这个沉默的少年,显得有些局促,支支吾吾半天才说道,
“我…我叫刘俊,26岁,虔城人,刚毕业没多久,之前送外卖的。”
刘俊说得很慢,众人耐心听完。秦河爽朗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原来刘老弟这么年轻!以后咱们几个就是兄弟了!”
其他人也相视而笑,拿起饮料举杯相碰。
几人下午聊了很久,彼此了解更深,关系也熟络了不少,直到晚上才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众人早早起床,吃过早餐后接到通知:所有人到学院操场集合。
李青他们的学院大楼,距离宿舍有几公里,但以他们现在的速度,很快便抵达目的地。
此时,从宿舍区,前往学院大楼操场的新兵络绎不绝。
不久后,集结钟声响起,操场上的新兵们停止交谈,迷茫地环顾四周,由于各地区队伍,仅做了简单排名,未提前设立小队长管理,场面有些混乱。
这时,一名身着军装、身材挺拔、面容冷峻的中年人走了过来,站在人群边,看着眼前乱糟糟的景象,眉头紧锁。
他回头看了眼勤务兵,又瞥了眼对方手中的大喇叭。
勤务兵十分机灵,立刻上前一步,将喇叭递了过去。
中年军官打开喇叭,沉声说道,
“都静一静!”
许多人听到声音好奇回头,说话的人渐渐变少,操场上的嘈杂声也慢慢消散。新兵们望着这位中年军官,不知他要说什么。
随即有人注意到他肩上的肩章,三颗金光闪闪的星星仿佛真正的星辰,在阳光下明亮得几乎让人无法直视。
“上将!是华夏国上将!”
不少人惊呼出声,意识到失态后又赶忙闭上嘴。
中年军官扫过黑压压的人群,大踏步走向人群中心,确认此处讲话,所有人都能听清后,他朗声说道,
“我叫赵裕同,原东北战区地面机动部队上将。
今日来到这里,将成为你们的院长,负责培养你们这些新生代精英兵种。”
“未来许多年里,你们将在这里学习、战斗,接受高难度先遣任务,完成国家赋予你们的使命。
我希望,能看到你们这群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们,在学习、战斗与成长中,于未来创造奇迹!”
操场上的新兵们虽站得零散,却个个身姿挺拔、神情肃穆,仔细聆听着赵裕同将军的讲话。
赵裕同,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男人,是所有华夏军人崇拜的偶像,是绿魔入侵战争中强势出击、让全体华夏国民感激的护国战神。
他十九岁入伍,二十岁参与华夏与北缅战争,二十五岁参加南海对湾战役,三十岁调任东北战区并破格晋升少将,
参与华夏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倭自卫反击战,四十岁镇守华夏东北边境,令敌人不敢来犯!
他那天才般的兵团指挥能力,与无可比拟的赫赫战功,让华夏国民,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