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500章 明堂遗梦 3:古今衣袂叠晨光,一灯一玺续华章

第500章 明堂遗梦 3:古今衣袂叠晨光,一灯一玺续华章(2 / 2)

义父,昔年朕夺兄位、软禁于您、杀伐立威...... 柴熙诲语气平和,不复往日倨傲,此等作为,当真正确?

陈琅递过重叠之物 —— 青铜灯齿轮紧扣 U 盘,恰似锁住古今。是非对错,不在行事手段,而在最终结果。 其声如晨光般温润,若如赵光义般,夺位后嗜杀享乐,便是大错;然汝以雷霆手段平定天下,复以文治安邦,使百姓百年无战乱,孩童能于长城之下安然嬉戏,此乃正道。

他指向法典投影:吾着《民生策》,汝编《大燕法典》;吾设义仓,汝推六阶学宫;吾欲保燕云安定,汝令神州皆成乐土 —— 汝非步吾后尘,而是将吾之理想发扬光大。

柴熙诲接过传承之物,指尖触碰到青铜灯的凉意与 U 盘的微温。此刻方明悟,自己长久纠结的 ,并非向陈琅交代,而是对天下百姓的交代。只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过往种种手段与沉重代价,终将被岁月静好所消解。

无需困于吾之阴影。 陈琅身形渐趋透明,融入晨光之中,汝乃燕太祖·圣可汗·柴熙诲,非

陈琅之弟子 。汝之功绩,当由汝自行书写。

最后一抹衣角消散于晨光,案上投影亦缓缓淡去,唯余青铜灯长明不熄。

四、晨光送远:放下与前行

柴熙诲步出东厢房,明堂庭院已洒满阳光。寒梅花瓣凝霜,却被暖阳渐次融化。他自掌心取出那枚带有血沁的白子,轻轻置于明堂门槛 —— 棋子落入石缝,仿若将过往重负尽皆留存于此。

陛下! 侍卫疾步而来,手中持急报,契丹遣使求亲,愿以兴平公主许配太子永立,缔结永世盟约!

柴熙诲接过急报,展开之际,晨光映照在 永结盟好 四字之上。他回首望向厢房,那里仍留存着陈琅的气息,弥漫着古今交融的暖意。唇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 非帝王威严之态,而是如晨光般和煦的释然。

他颔首,声如金石般沉稳:着礼部速拟和亲诏书,准允此议。传朕口谕:令民政院礼部筹备和亲厚仪,待邻邦公主入境,着鸿胪寺引其巡阅 政学经阁、惠民义仓、慈幼育院、广济医馆。务必令其观大燕教化昌明之象,察市井熙攘之盛,晓民生殷实之态。

侍卫领命而去。柴熙诲迎着朝阳,迈步走出明堂。庭院寒梅随风轻晃,几片花瓣飘落肩头。他未作停留,心中默念:义父,朕已明晰前路。定当让大燕盛世,远超您之期许。

晨雾未散的学宫传来琅琅书声,童音清越如珠落玉盘,与初升的朝阳缠绵成韵。

明堂檐角的青铜长明灯千年不熄,灯芯吞吐的明黄火焰,既映照着燕朝历代贤君治国安邦的煌煌史册,又穿透重重夜幕,为踏向新程的后继者们勾勒出前路轮廓。

这跳跃的火光,是文脉永续的传承之焰,是革故鼎新的超越之芒,更是无数仁人志士以毕生心血浇灌,赠予天下苍生的太平希望。

《燕史?太祖本纪》终章:

开武廿三年冬,太祖于明堂得帝师遗志,悟 “传承不在循迹,在拓新;功业不在霸名,在安民”。遂定储、和邻、兴学、恤民,更设渤海、漠北、西域、青藏四大宣抚司,纳四夷入版图。以雷霆手段行仁德教化,使八方来朝、诸族安附,将燕朝治下视为神州天国。自此,蛮荒地界渐起弦歌,边陲子民亦沐王化,终成 “开武盛世”。

开武五十年春,及暮年,太祖携青铜灯立于明堂,谓左右曰:“吾之天下,非吾之能,乃陈公所启,万民所助。古今之理一也:唯以民为心,方能长治久安。” 史官赞曰:“太祖起于兵戈,成于仁政,以霸道行王道,借宣抚拓疆土,终以传承超越,为燕朝四百年基业立根。明堂一梦,古今叠章,此乃帝王之极致,亦为治世之典范。”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