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434章 华灯映宴风波起,甲素争锋祸隙生

第434章 华灯映宴风波起,甲素争锋祸隙生(2 / 2)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今日他摔杯离席,是对臣不敬;明日他若因扩军不成,调甲字军逼宫,是对陛下不敬。臣不让的,不是他的傲气,是他眼中那‘整个大周’的野心。河北是大周的河北,甲字军是大周的甲字军,若让他把这些都变成私产,先帝创下的基业,迟早要毁在他手里。”

符太后沉默了,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她知道陈琅说得对,柴熙诲的威望与兵权,早已超过了一个亲王该有的限度,可他是世宗的儿子,是大周的宗室,她既不能硬压,又不能放任。良久,她才叹了口气:“罢了,你心里有数就好。日后…… 尽量别与他正面冲突,免得激化矛盾。”

陈琅躬身应下,却没再多说 —— 他知道,矛盾一旦公开,就再也回不到从前,退让只会让柴熙诲的野心更盛。

四、洛阳谋算:密探传讯知内乱,孤臣上书献毒计

同一时刻,洛阳赵府的书房里,烛火亮了一夜。策反的军学小校跪在地上,将上元宫宴的详情一五一十禀报:“…… 柴熙诲当众摔杯,说陈琅打压武将,还说甲字军的胜利全是他的功劳,最后带着武将离席,宴会不欢而散。符太后劝陈琅让着柴熙诲,陈琅说柴熙诲要的是整个大周。”

赵普猛地从椅上站起来,眼中闪过从未有过的兴奋,连声音都有些发颤:“好!好!他们终于闹起来了!陈琅防着柴熙诲,柴熙诲恨着陈琅,柴宗训又懦弱无能,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他快步走到案前,铺开宣纸,提起狼毫笔,飞快地写下奏疏:“…… 南朝文武反目,柴熙诲怀野心,陈琅握中枢,君臣相疑,宗室生隙。臣请陛下速派使者,携‘共分天下’之约赴沧州见柴熙诲 —— 许他河北、山东之地,封他为‘北周王’,与我大宋共抗陈琅。若柴熙诲应允,南朝必乱,我大宋可趁机收复汴京,再图江南!”

写完奏疏,赵普仔细检查了一遍,又在末尾加了一句:“使者需秘行,若被陈琅察觉,便称是劝降柴熙诲,绝不可暴露‘共分天下’之约。” 他将奏疏折好,递给亲信周均:“立刻快马送赴洛阳宫,务必让陛下三日之内定夺!”

周均接过奏疏,刚要走,赵普又叫住他:“再给军学暗桩传信,让他们在甲字军里散布‘陈琅要削夺宁王兵权’的流言,就说陈琅已上书陛下,要把甲字军划归护驾军统领 —— 把水搅得越浑越好!”

书房里的烛火映着赵普的脸,满是算计的笑意。他走到窗前,望着金陵的方向,心中默念:陈琅,柴熙诲,你们斗吧,斗得越凶,我赵宋的机会就越大!崇德五年的上元节,对金陵是矛盾爆发的开端,对洛阳,却是东山再起的希望。

五、暗潮汹涌:宫宴余波未平息,南北各怀鬼胎

正月十六清晨,金陵的街头还残留着上元节的花灯,却已没了节日的热闹。文官们私下议论着柴熙诲的 “无礼”,武将们则抱怨陈琅的 “打压”,朝堂上的分裂,已悄悄传到了市井。甲字军的士兵在沧州听到 “陈琅要削兵权” 的流言,纷纷聚集在营门前,要求 “保宁王,保甲字军”,李继隆费尽口舌才勉强安抚住。

陈琅在朝市司核查三司官员名单时,楚泽匆匆进来禀报:“殿下,探子回报,洛阳有使者往沧州方向去了,好像是赵光义派来的,具体目的不明。”

陈琅手中的笔顿了顿,抬头望向窗外:“是赵普的计策。他们想拉拢熙诲,挑动内乱。” 他沉思片刻,对楚泽道:“传我令,军情司密切监视洛阳使者的动向,若他们见柴熙诲,立刻禀报;另外,让河北三司加快官员赴任,尽快掌控河北财政,绝不能让柴熙诲有机会与赵宋勾结。”

楚泽躬身应下,转身离去。陈琅看着案上的三司名单,心中清楚,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沧州与洛阳之间酝酿。柴熙诲的野心,赵普的算计,契丹的虎视,还有朝堂的分裂,都将在这场风暴中,决定大周的未来。

而沧州的甲字军大营里,柴熙诲正站在演武场上,看着士兵们操练。李继隆将 “陈琅要削兵权” 的流言告诉他时,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陈琅想削我的权?没那么容易!” 他抬手拔出腰间的佩剑,剑锋直指金陵的方向,“若他真敢动甲字军,我就率军回金陵,让他看看,谁才是大周真正的支柱!”

上元节的花灯早已熄灭,可金陵与洛阳的暗潮,却才刚刚开始汹涌。柴熙诲与陈琅的矛盾,赵普的 “共分天下” 之策,终将在不久的将来,引爆一场关乎大周存亡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