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泰重重叩首:“谢太宰赐名!末将定死守寿州,不让赵贼再踏进一步!”
“起来吧,这是你应得的。” 陈琅微笑点头,“太子殿下,柴熙诲!”
看着眼前稚气未脱的柴熙诲,陈琅握着军器营报告的手微微收紧。八岁孩童纵有奇谋,也难服众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末将在!” 柴熙诲起身,棉布袄衣角沾着火药灰。
陈琅摩挲着腰间虎符,沉声道:“你调试神火飞鸦的功劳,我会如实禀明太后与陛下。军国重赏事关重大,需由皇室定夺。先随军医处理伤口,日后自有用武之地。” 他拍了拍柴熙诲单薄的肩膀。
柴熙诲攥紧拳头,眸中闪过一丝失落:“孩儿明白,一切听凭义父安排!” 转身时,衣角火药灰簌簌落下,与城墙上未干的血迹交织成斑驳印记。
随后,陈琅又唤来魏铁山,老工匠双手接过任命状 —— 升任工部侍郎,专管军器制造。从将领到普通士兵,只要有功,陈琅都一一嘉奖,就连负责装填轰天雷火药的小工匠,也得了五十两赏银。
最后,陈琅看向李重进:“越国公统领全军,调度有方,多次在危局中稳住军心,居功至伟。本该擢升你为淮南行营招讨使,但寿州防务还需你坐镇,所以……”
“太宰不必多说!” 李重进打断道,“本公现有官职足矣,守住寿州便是最大心愿。封赏之事,等光复汴京再说!”
陈琅满是敬佩地看着他:“越国公高风亮节,陈某佩服。此功暂记,待北伐成功,一并封赏。”
四、英烈碑前:刻名青石永不朽,忠魂千古佑中华
黄昏,寿州城外凤凰山脚下,三千多座新坟沿山坡整齐排列,每座坟前都插着一面小小的赤红色周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将士们生前挥舞的战旗。
最前方矗立着一块巨大青石碑,高三丈、宽一丈五,碑身隶书镌刻 “寿州守城英烈碑” 七个大字,色光芒。
陈琅率文武百官,捧着酒坛祭品,缓步来到碑前。他打开酒坛,浓烈的女儿红香气四溢 —— 这是战前百姓送来的庆功酒,如今却成了祭奠英灵的祭品。
“诸位英烈,” 陈琅对着石碑三拜,额头抵在冰凉的青石板上,声音哽咽,“你们的名字刻于石碑,永世不朽;你们的功绩,大周百姓永记心间。这一仗,我们胜了!赵贼已退,寿州安然,你们可以安息了。”
身后将士齐刷刷跪地,甲胄碰撞声在山间回荡。有老兵哭得涕泪横流,用拳头捶打着地面:“弟兄们,看到了吗?我们赢了!你们可以闭眼了!”
陈恪捧着一碟米糕走到碑前,那是他亲手做的,本打算带给刘大壮。他轻轻放下米糕,小声说:“刘叔叔,这是你爱吃的米糕,你快尝尝…… 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做个大英雄。”
陈琅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心中泛起复杂的情感。他摸了摸陈恪的头,对官员们下令:“从今日起,凤凰山设英烈祠,专人看管,四时祭祀;每月初一、十五,百姓可前来祭拜。让后世永远铭记,是谁用生命守护了这片土地。”
李重进走到陈琅身边,这个铁打的汉子眼中含泪,突然单膝跪地,声音颤抖:“太宰,某代表寿州全体将士,谢您为弟兄们所做的一切!若不是您,这些弟兄恐怕连名字都留不下…… 某此生,定追随太宰,光复大周!”
“快起来!” 陈琅连忙扶起他,“这是我分内之事。将士们用命守护大周,若我连他们的后事都办不好,有何颜面面对天下?”
夕阳西下,英烈碑的影子渐渐拉长,笼罩在一座座新坟上,仿佛为长眠的将士们披上一层温暖的被衾。
五、月下深思:功成不必在我身,但求江山永太平
深夜,陈琅独站寿州城楼,仰望北方星空。裹挟着黄河水汽的夜风,将他的青衫吹得猎猎作响。城楼下,零星的狗吠声与百姓家中传来的歌谣交织 —— 战后的寿州,百姓已开始重建家园,孩童们欢快地唱着新编的童谣:“赵贼来,飞鸦炸;赵贼走,百姓安……”
楚无声悄然走近,手中捧着披风:“太宰,夜深露重,披上吧。您已两天两夜未合眼,再这样下去,身子撑不住的。”
陈琅接过披风,感受着布料的温暖,望着城内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百姓们对未来的希望:“无声,你看,这就是我们守护的意义 —— 不是高官厚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让孩子们能平安长大。”
“太宰心怀苍生,末将钦佩。” 楚无声站在身旁,看着远处灯火,“寿州大捷,不仅守住淮南,更挫了赵宋锐气。金陵传来消息,百姓欢庆,陛下还亲至太庙祭祀,告慰英烈。”
“可我总觉得还不够。” 陈琅叹息,“若我能早想出良策,是否就能少些伤亡?若火器能再多造些,是否就能更早击退敌军?”
“太宰切莫自责。” 楚无声劝慰道,“战争本就残酷,能以少胜多已是奇迹。牺牲的将士们,定希望您保重身体,带领大家继续前行,而非深陷悲痛。”
陈琅沉默片刻,对楚无声下令:“明日起,在寿州设立军属优抚司,由你兼任司长,专门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再办孤儿学堂,让将士遗孤免费入学,习文练武;从府库拨出三成粮食,救济战后无家可归的百姓,助他们重建家园。”
“末将领命!” 楚无声躬身应道。
陈琅再次望向北方,目光坚定:“赵匡胤虽退,但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继续造火器、练精兵,待时机成熟,北伐汴京,光复大周。届时,我要在汴京城外立碑,刻上所有牺牲将士的名字,让他们看到,我们终将胜利,天下终将太平。”
月光洒在城楼,将陈琅的影子拉长。他深知,前路漫漫,还会有牺牲与艰难,但只要能守护百姓的安宁,实现天下太平的宏愿,一切付出都值得。
远处星空下,寿州城内灯火渐次熄灭,百姓们进入安稳梦乡。这一夜,没有战火喧嚣,唯有微风轻抚城墙,似是英烈们在守护着这片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