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363章 赵匡胤御驾亲征,三十万大军渡黄河

第363章 赵匡胤御驾亲征,三十万大军渡黄河(2 / 2)

这两道稚嫩的声音,像一道惊雷,炸响在寿州城头。城上的禁军士兵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震天的呼声:“大周万岁!诛杀赵贼!” 甲胄碰撞声、兵器挥舞声交织在一起,连城墙都似在微微震颤。

更令人动容的是新招募的六万江南团结兵 —— 他们多是江南的佃农、工匠,半个月前还在田间劳作、工坊打铁,因怕战,昨日列阵时队列中还偶有骚动。可当看清那喊话的孩童竟是大周太子柴熙诲时,队列瞬间安静下来。

有个二十来岁的团结兵,名叫陆铁牛,手里还握着一把没来得及放下的锄头,他盯着城头上的小身影,突然扔下锄头,单膝跪地,声音哽咽:“俺是江南盐城的佃农,当年南唐的税吏抢了俺家的粮,逼得俺娘活活饿死!是大周来了给俺分了地,让俺们吃上了饱饭!今日见太子殿下在此,俺愿随殿下死守寿州,就算死,也不让你们这些军阀赵贼再害百姓!”

“俺也愿死守!”“愿随太子,誓死效忠!” 六万江南团结兵纷纷扔下手中的农具、刀斧,单膝跪地,黑压压的一片跪满了城头,齐声呐喊的声音震得城下的赵宋大军都变了脸色。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团结兵,甚至从怀里掏出一块大周的户籍木牌,高高举起:“俺这辈子,只认大周!只认太子殿下!”

柴熙诲看着城下的阵仗,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却更挺直了脊背,再次高呼:“多谢诸位叔伯!有你们在,大周必兴!寿州必守!”

四、怒令攻城:赵宋挥师临城下,大战前夕剑拔弩

赵匡胤坐在马背上,看着城头上小小的身影、黑压压跪地的团结兵,以及那震天的 “大周万岁”,脸色瞬间铁青。他原本以为,寿州已是孤城,只需一句威胁便能瓦解士气,却没想到,陈琅竟用两个孩子点燃了全城的斗志!

“陈琅!你竟带两个毛孩子来凑数,真是疯了!” 赵匡胤猛地拔出腰间的弯刀,刀光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杀意,“你以为靠几个毛孩子、一群农夫,就能挡住朕的三十万大军?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调转马头,对着身后的大军高声下令:“传令各营!今夜加固营寨,备好攻城锤、云梯!明日黎明,全力攻城!东路攻东门,西路攻西门,中路用撞车破正门!不破寿州,誓不撤兵!城破之后,特许士兵劫掠三日!”

“遵陛下令!” 赵宋大军爆发出一阵呐喊,虽因城上的士气有些底气不足,却仍透着一股狠劲。曹翰率人开始布置营寨,攻城锤被士兵们从运兵车上卸下,木质的锤头裹着铁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云梯被整齐地堆放在阵前,密密麻麻如林,看得人头皮发麻。

城头上,陈琅看着城下忙碌的赵宋大军,伸手将柴熙诲和陈恪拉到身后,轻声道:“这里危险,你们先回军器营,魏先生还在等着你们。” 柴熙诲却摇摇头:“义父,我要留在城头,看着将士们打退赵贼!” 陈恪也跟着点头:“爹爹,我也留下!”

陈琅望着两个孩子坚定的眼神,心中一暖,却还是严肃道:“听话,你们在军器营改良火器,就是对大军最大的帮助。等打赢了这仗,义父带你们回金陵,好不好?” 柴熙诲这才点头,拉着陈恪,跟着魏铁山离开城头。

夕阳西下,黄河的余晖将寿州城染成一片金黄,却掩不住城下的杀气。城上的士兵忙着加固城墙,团结兵们扛着滚石、火油往城头运;城下的赵宋大军忙着搭建营寨,攻城器械在暮色中渐渐成型。一场关乎江南存亡、大周复兴的决战,已在寿州城下,拉开了最后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