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361章 太宰沙盘演兵局,寿州城下设奇谋

第361章 太宰沙盘演兵局,寿州城下设奇谋(2 / 2)

“小师傅?” 陈琅的动作顿住,抬头看向魏铁山,眼中满是疑惑,“军器营何时来了‘小师傅’?我怎么没听说过?”

魏铁山这才猛然想起,之前忙着改良火器、赶制军械,竟忘了把两个孩子的事禀报陈琅。他心里一慌,连忙解释:“是…… 是两个来当学徒的孩子,年纪不大,却懂些火器的门道,之前帮着改良了引信和火药配比,工匠们都开玩笑叫他们‘小师傅’,不是什么大人物。” 他怕陈琅追问,连忙转移话题,指着不远处的工匠,“您看,那边的工匠已经开始挖埋雷坑了,俺们去看看?”

陈琅盯着魏铁山的脸,见他眼神有些闪躲,心里的疑惑更甚 —— 能改良火器、被工匠们称作 “小师傅” 的孩子,绝不可能是普通学徒。但眼下战事紧迫,东门的防务刻不容缓,他便没有再追问,只是叮嘱道:“不管是谁改良的,火器的质量绝不能出半点差错。两百枚轰天雷,你亲自检查,每一枚都要试爆,确保引信能燃、威力达标,务必在赵军抵达前准备好。”

“俺明白!” 魏铁山松了口气,连忙应下,快步朝着工匠的方向走去 —— 他暗自打定主意,等战事稍缓,一定要把柴熙诲和陈恪的事详细禀报陈琅,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三、防务加紧:轻骑夜出袭粮道,工匠埋雷布陷阱

当日午后,寿州城内的防务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东门的河滩地上,工匠们拿着铁锹,按标记好的位置挖坑,坑深三尺,直径两尺,每个坑之间间距三丈,正好形成 “梅花阵”。魏铁山亲自蹲在坑边,将一枚改良后的轰天雷放进坑中,仔细调整引线的长度,确保引线末端能接到城墙内侧的触发装置上。

“引线一定要埋得深些,用油纸裹好,别让潮气渗进去。” 魏铁山对工匠们说,手中的铜牌时不时敲一下轰天雷的陶罐,“这陶罐是特制的,炸的时候碎片能飞十丈远,赵军的步兵碰到就完了。”

与此同时,张威率领的五千轻骑,已在寿州西门外集结。士兵们都换上了轻便的皮甲,背上背着干粮和水囊,腰间挎着弯刀和短弩 —— 他们要绕远路,从寿州西北的山林里穿行,避开赵军的探马,直扑赵军后方的粮道。

“记住,只袭扰,不硬拼。” 张威勒着马缰,对士兵们训话,“看到赵军的粮车,就放火烧,杀几个押运的士兵便走,别恋战。咱们的目的是拖延他们的粮草供应,为东门的防务争取时间。” 士兵们齐声应和,马蹄声踏过西门外的土路,很快消失在山林的暮色中。

夕阳西下时,东门的轰天雷已全部埋设完毕,陷阱也挖好并伪装妥当。陈琅再次来到东门,沿着河滩地走了一圈,检查每一处埋雷点和陷阱。他蹲下身,拨开覆盖在陷阱上的茅草,看到坑底锋利的尖木,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赵军若敢来攻,定让他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李重进站在他身边,望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夕阳,声音坚定:“太宰,末将已在东门部署了三万兵力,城头上架好了床弩和霹雳炮,只要赵军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陈琅抬头望向北方,目光深邃 —— 赵匡胤的主力很快就要到了,寿州的决战,即将打响。他想起魏铁山提到的 “小师傅”,心里的疑惑仍未散去,但此刻,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到来的战事上。那些未解的疑问,只能等打赢这场仗再说。

夜幕降临,寿州城内的灯火渐渐亮起。东门的城墙上,士兵们手持火把,目光警惕地盯着北方;军器营的工坊里,炉火依旧通明,工匠们还在赶制霹雳炮和神臂弩;而远在山林中的五千轻骑,正借着夜色,朝着赵军的粮道疾驰而去。一场关乎江南存亡的大战,已在寿州城下,悄然布好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