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87章 锦官城降旗坠地 权谋影里藏私图

第187章 锦官城降旗坠地 权谋影里藏私图(2 / 2)

次日一早,赵光义便在衙署召见青城茶山的十位旧贵族。这些贵族都是后蜀的皇亲国戚,世代经营茶山,哪里肯轻易交出?“赵将军,这茶山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每亩五百文,连本钱都不够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贵族跪在地上,哀求道,“求将军开恩,再给些补偿吧!”

赵光义脸色一沉,拍案而起:“放肆!这是大周的旨意,你们敢抗旨?!” 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指着老贵族的额头,“要么签字画押,拿五百文一亩的补偿;要么,就按通敌论处,满门抄斩!你们自己选!”

贵族们吓得浑身发抖。他们知道,后蜀已经灭亡,没人能护着他们,若真被安上 “通敌” 的罪名,后果不堪设想。无奈之下,只能含泪在买卖契约上签字画押,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茶山被赵光义夺走。不到一日,赵光义就强购了千亩茶山,交由心腹管家打理,还特意立下规矩:茶山的收益,只许他和赵匡胤知道,不许计入任何官府账册。茶山上,茶树依旧郁郁葱葱,可曾经的主人却失去了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只留下无尽的叹息。

更过分的是,入夜后,东路军的士兵开始趁乱劫掠。成都城内的绸缎铺、银号、首饰店,都成了他们的目标。士兵们踹开店铺的大门,翻箱倒柜,把值钱的东西往怀里塞。有绸缎铺的老板哭着跑到临时衙署,跪在赵匡胤面前,哀求他制止士兵。“陈总掌事说大周是仁政,怎么还纵容士兵劫掠啊?” 老板哭得撕心裂肺,“我这铺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要是被抢光了,我一家老小怎么活啊!”

赵匡胤却皱着眉头,不耐烦地挥手:“士兵们远征半年,出生入死,劳苦功高,拿些许财物,不过是应得的赏赐,有什么好深究的?” 他命人把老板拖出去,再也不提制止劫掠的事。一夜之间,成都城内哭声震天,原本对周军抱有期待的百姓,彻底寒了心 —— 原来大周的军队,和后蜀的乱兵没什么两样。街道上,满地狼藉,被砸开的店铺里,残垣断壁,一片凄凉。

而此时的李重进,正等着与赵匡胤商议 “处置降卒、清点战利品” 的事,却被邀至衙署。赵普手持一卷密报踏入厅堂,神情肃穆道:李将军,陛下有密旨。 他展开泛黄绢帛,指尖划过朱砂批红,孟昶的太子孟玄喆,带着金银万两、蜀锦无数往蜀南逃窜,意图投靠南汉。陛下命你我分掌东西路军,还望将军率西路军即刻追击。

李重进眉头微蹙,接过密报反复端详:赵大人,此前探马并未传回此等消息,这... 是否有误? 赵普不慌不忙取出另一封盖着探闻局火漆印的密信,语气加重:李将军请看,此乃昨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秘报。陛下深知将军忠勇,才委此重任,若贻误战机,恐... 他意味深长地顿住,目光灼灼盯着李重进。

李重进摩挲着密信边缘的暗纹,心中疑虑翻涌。赵普见状又压低声音:将军与陛下共起于微末,岂会因一时迟疑辜负圣意? 这番话终于让李重进神色松动,他拱手应道:既如此,我即刻整军出发!

却不知孟玄喆早已被软禁,这场所谓的逃亡,不过是赵普精心设计的调虎离山之计,既为东路军独占攻克成都的功劳,也为掩盖劫掠珍宝的行径埋下伏笔。李重进率领的西路军在夜色中匆匆启程,马蹄声踏碎了成都郊外的宁静,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别人设下的圈套。

李重进率西路军离开后,赵匡胤更是毫无顾忌,不仅让高怀德把粮仓里的珍宝分批运往江南私商处倒卖,还把蜀军降卒的武器、铠甲私下变卖,所得钱财全存入自己的私库。他在临时衙署里,仔细盘算着每一笔收入,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而那些被变卖武器的降卒,只能默默忍受着不公,他们的命运,早已被人掌控。

汴京的紫宸殿里,柴荣正看着韩通送来的密报。密探把赵匡胤 “封宫夺宝、强购茶山、纵容劫掠、诓骗李重进” 的事,一字一句都记了下来,还附上了 “粮仓藏宝地”“茶山买卖契约” 的证据。柴荣气得把密报摔在地上,茶杯里的茶水溅了一地。“赵匡胤!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还有没有大周!”

王朴连忙上前,捡起密报,劝道:“陛下息怒。此时若贸然处置赵匡胤,东路军恐生乱,蜀地刚平定,不能再出变故。不如先派一个信得过、又与赵匡胤有旧怨的人去成都,接管蜀军降卒,查核珍宝与降卒安置费用,既能牵制赵匡胤,又能摸清他的底细。”

柴荣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他想了想,说道:“王全斌!王全斌与赵匡胤曾因兵权之争结仇,刚直不阿,又熟悉军务,让他去最合适。” 当即,柴荣连夜下旨:任命王全斌为 “伐蜀东路军副帅”,即刻赴成都接管蜀军降卒(编为 “保宁军”),同时 “查核蜀宫珍宝及降卒安置费用”,若发现有私藏、挪用的情况,可先斩后奏。旨意下达后,王全斌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整顿行装,带着一队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赶往成都。一路上,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查清真相,还大周一个公道。

旨意发出时,汴京已经入夜。柴荣站在紫宸殿的窗前,望着蜀地的方向,眼神复杂。他知道,赵匡胤的野心已经越来越明显,可眼下伐蜀大业刚成,还需要赵匡胤的东路军稳定蜀地,只能暂时隐忍。但他也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 赵匡胤的私权之举,已经触碰了他的底线,总有一天,他要让赵匡胤付出代价。月光洒在柴荣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权力风暴。

而成都的临时衙署里,赵匡胤正看着高怀德送来的 “珍宝变卖清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他不知道,王全斌已经带着柴荣的旨意,日夜兼程赶往成都;更不知道,汴京的目光已经牢牢锁定了他,一场围绕 “权力与私产” 的较量,即将在蜀地展开。

成都的春天,本该是繁花似锦,可这座刚易主的都城,却笼罩在权谋与私念的阴影里。百姓的哭声、士兵的抢掠声、官员的算计声,交织在一起,让这场 “平定蜀地” 的胜利,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

茶馆里,百姓们窃窃私语,谈论着周军的所作所为,脸上满是担忧与恐惧;街道上,巡逻的周军士兵依旧耀武扬威,丝毫没有收敛的迹象。整个成都城,在这权谋的漩涡中,艰难地喘息着,等待着命运的下一次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