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82章 紫宸殿议分蜀策 三帅角力粮为纲

第182章 紫宸殿议分蜀策 三帅角力粮为纲(2 / 2)

李重进连忙谢恩:“臣定不负陛下,早日拿下绵州,断蜀军粮道!”

最后,柴荣看向杨延玉:“水师在武昌留三千兵守江南水路,余下两万将士需护好粮船。朕已让泉州海事局调十艘脚踏船给你,此船速度快,还能载粮千石,可作为应急粮船。瞿塘峡险,蜀军可能用火船偷袭,你需在战船两侧加装铁皮,防备火攻。”

杨延玉躬身应下:“臣遵旨!定护好粮船,确保水路粮道畅通。”

三将领旨后,赵匡胤忽然开口,目光扫过李重进:“李将军,西路军多是步兵,蜀地山路崎岖,若行军迟缓,恐误了会师成都的日期。不如让臣派两千骑兵协助你,也好加快行军速度?”

这话看似好意,实则暗讥侍卫亲军“兵弱难持久”。李重进当即反驳:“多谢赵点检好意,只是侍卫亲军将士虽多是步兵,却在江南山地练过半年,比某些只在凤翔练过平地战的骑兵,更懂蜀道凶险!”

“你!”赵匡胤脸色涨红,刚要发作,柴荣忽然咳嗽一声,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诸位将军,”柴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三路军互不统属,各有任务,无需互相置喙。若敢因私怨误了战事,朕定斩不饶!”

三将连忙躬身:“臣遵旨!”

陈琅适时开口,缓解了殿内的紧张气氛:“陛下,臣还有一请。三路军粮道不同,东路军走金牛道,西路军走米仓道,南路军走长江水路。臣恳请陛下下旨,让三路军各派一名粮官,随转运司调度,以便及时沟通粮草需求,避免信息不畅。”

柴荣点头:“准奏。三将各选一名得力粮官,明日赴粮道转运司报到,听陈琅调遣。”

朝议散去时,已近黄昏。陈琅刚走出紫宸殿,就被杨延玉叫住:“陈总掌事,水师在武昌留的三千兵,若需协助运粮,随时可调遣。江南水路熟,运粮比陆路快得多。”

陈琅笑着点头:“多谢杨提督。若水路粮道有需,定向你求援。”

两人正说着,就见赵匡胤与李重进一前一后走出殿门,擦肩而过时,赵匡胤冷哼一声:“李将军,西路军可别走到一半就缺粮,到时候可别向我东路军借粮!”

李重进也不甘示弱:“赵点检还是先担心自己吧,剑门若攻不破,再多粮食也没用!”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杨延玉无奈摇头:“这两位将军,什么时候能放下私怨,一心为国?”

陈琅望着天边的晚霞,轻声道:“只要粮道不出问题,他们纵有私怨,也不敢误了战事。走,去三司衙署,与范质大人商议运粮细节——蜀战的关键,全在这粮道上了。”

两人并肩走下宫阶,远处的禁军大营传来操练的呐喊,殿前司与侍卫亲军的营地遥遥相对,隐隐透着一股较劲的意味。陈琅知道,这场伐蜀之战,不仅是大周与后蜀的较量,更是三路军将帅之间的角力,而他这个粮道转运使,就是平衡这场角力的关键——只要粮道稳,三军就能稳,成都城的大门,迟早会被大周的旗帜推开。

而此刻的成都,后蜀主孟昶还在宫中设宴,听闻大周三路伐蜀的消息,只淡淡一笑:“蜀道天险,周军哪那么容易进来?王昭远将军守剑门,再派使者联络吐蕃,用不了多久,周军就会因缺粮退军。”

他不知道,汴京紫宸殿里,一场围绕粮道的精密布局已经展开;更不知道,陈琅手中的转运使印,将成为刺破蜀道天险的一把无形利刃,让后蜀的“天险”,最终沦为大周统一天下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