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70章 降臣入阙登朝堂 王朴提点定权衡

第170章 降臣入阙登朝堂 王朴提点定权衡(1 / 2)

显德六年孟夏,金陵行在议事殿外槐香氤氲。

陈琅怀抱一沓墨痕未干的《江南降臣举荐名单》静立丹墀,指尖拂过

冯延巳 宋齐丘 林仁肇 几行字迹,忽闻殿内传来石守信的冷嘲: 陈总掌事莫不是嫌大周官署冷清?竟要把伪唐那群老狐狸全请进朝堂!

陈琅敛神推门而入。但见殿中文武分列如雁阵,柴荣正垂眸翻阅《江南降臣才具考》,御案旁王朴执扇而立,见他入殿,轻叩扇骨 —— 这是师徒间 静候时机,稳住阵脚 的密语。

石都虞候此言差矣。 陈琅将名录递予内侍,声若寒泉击玉,卫融曾为北汉司空,熟稔钱粮簿籍,恰可补江淮转运使衙署主簿之缺;冯延巳虽居南唐相位,却精于治水之术,如今江南甫经战火,淮水堤坝亟待修缮;宋齐丘深谙吴越风土,若遣往杭州辅佐钱俶,可安吴越旧臣之心;至于林仁肇,南唐第一猛将,尤擅水战,令其辅佐杨延玉操练水师,成效胜殿前司新兵十倍有余。

石守信冷笑:林仁肇?去年采石矶一役,他差点把杨延玉的护榷军困死江心!陈总掌事莫不是贵人多忘事?

岂敢相忘? 陈琅目光如炬,彼时他围困的是

大周敌军 ,今时他已是

大周降将 。昔韩信受胯下之辱,刘邦仍拜其为将;魏征曾为太子谋策,太宗亦引为心腹。若因旧怨弃置贤才,与沙陀暴朝何异?

这番言论如巨石投湖,在柴荣心中激起涟漪。皇帝指尖停在 林仁肇 名下 善水战,治军严 几字,缓缓道:林仁肇确是难得将才。前日杨延玉奏请扩练水师,正需这般教头。

陛下! 石守信急步而出,林仁肇性情倨傲,若掌水师之权......

朕信陈琅的识人之明。 柴荣截断话语,转问王朴,王卿意下如何?

王朴折扇轻摇,声如碎玉落盘:陛下,陈总掌事此策有三重妙处。其一,江南初定,降臣入朝可安江南士子之心 —— 旧主得重用,新朝自然民心归附。其二,卫融善理财、冯延巳善治水、林仁肇善征战,各展所长,恰能补足朝堂短板。其三...... 他目光如电扫过武将阵列,朝堂多些降臣,亦能让某些拥兵自重者明白

天下英才并非独此一家 ,收敛些骄矜之气。

这轻飘飘的话语,却似重锤砸在石守信心头。他面色骤变,却见柴荣已朱笔轻点,圈定卫融、冯延巳、宋齐丘三人:卫融补江淮转运使主簿,冯延巳任淮水堤堰使,宋齐丘为杭州通判,即刻赴任。 稍作沉吟,又在 林仁肇 名下画圈,暂任靖江水师副提督,归杨延玉节制,戴罪立功。

陈琅俯身谢恩,余光瞥见王朴悄然竖起拇指。

三日后,金陵城外驿站,卫融对镜整冠。这位刚从北汉降卒营走出的老者,鬓角染霜,手中紧攥陈琅送来的《江淮盐税旧档》微微发颤 —— 他未曾想柴荣敢用 伪汉旧臣,更未料到陈琅会亲至驿站,逐字勘误旧档,低声道:卫公在北汉执掌钱粮时,曾不畏强权查出三司使贪腐,这份刚正,正是大周所需。

陈总掌事就不怕我...... 卫融话音未落,便被截断:何须惧怕?陛下有令,但凡肯为百姓谋福祉,不论哪朝旧臣,皆是大周栋梁。

与此同时,淮水堤坝上,冯延巳蹲身比对南唐《淮水流域图》,年轻文吏呈上最新水位记录:冯大人,此处堤岸较南唐时低了三尺,汛期恐有溃决之险。 冯延巳霍然起身,朗声道:取皇商司运来的石灰、糯米!按南唐

糯米灰浆法

修补 —— 当年李璟修筑扬州城,此法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