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一名女技工伪造检修记录。后来查明,她是为了争取调岗机会。系统规定必须满六个月才能申请,她等不了。孩子病了,需要靠近生活区的岗位。
第三件:一个老工程师私自复制权限密钥。不是为了作恶,是给即将退役的助手留后路。那人没资格继承设备使用权,但他教会了对方所有操作。
“这些事都没上通报。”卡尔说,“处理方式是私下警告,然后调整流程。但我一直记得。因为他们不是坏人,只是没地方说话。”
他抬头。“我想讲这个。讲规则之外,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四个人安静了一会儿。
陈浩先开口。“你这比我那个沉重多了。”
“也不是非要轻松。”卡尔说,“他们明天来,不是听段子的。是想知道,在这种地方,还能不能做个人。”
娜娜启动语音录入功能,把每个人的初稿片段导入系统。她生成了一条情绪波动曲线,投在墙上。
陈浩的部分,起伏最大,中间有一段陡升,对应“躲在桌子底下”的描写。
“建议保留这一段。”她说,“恐惧峰值出现在行为后果未明时,符合心理学模型。”
苏珊笑了一声。“你还给我们的发言做数据分析。”
“我只是确保表达效率。”娜娜说,“另外,我建议卡尔把‘排班表’改成‘喘口气的时间’。前者是制度术语,后者是人体需求。”
卡尔想了想,点头。“行,就这么改。”
陈浩翻到自己稿子末尾,原本写了句解释:“所以我现在才这么坚持规则。”他盯着这句看了五秒,删掉。
补上一句:“我当时只觉得他蠢,没想过他也饿。”
屋里更安静了。
苏珊把自己的本子推过去。她准备的主题有四个:“我为什么恨规则”“那次差点害死别人的违规”“我以为没人看见的事”“我其实挺想钻空子的”。
“第一个太狠。”陈浩说,“开场不能炸锅。”
“那就放后面。”苏珊说,“我打算最后一个讲。”
“你还真敢说?”
“不说点真的,白准备这么久。”她合上本子,“而且,我说了,你们才能跟着说。”
卡尔把打印稿收好。“我去改一下措辞。有些地方太像汇报了。”
他起身离开前,看了眼音响支架。确认线路没问题,才关掉维修日志终端。
苏珊也站起来。“我回去再理一遍顺序。这张脸明天得撑住。”
她走了。脚步声渐渐远去。
娜娜回到墙边充电位,进入低功耗模式。光学模块一闪一闪,像在呼吸。
陈浩没动。
他还在改。
删掉一句辩解,换上一段沉默的描写:
“那天我没被抓住。但我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回头看有没有人跟着。我知道我赢了系统,但我输给了自己。因为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相信有人会守规矩——直到我自己开始试。”
他停下手指。
抬头看四周。
布幔挂着,纸灯亮着,椅子摆成弧形。这里不像办公室了,也不像法庭。
像个能说话的地方。
他把文档保存,命名为“明天开场”。
然后又打开,继续改最后一段。
灯光很暗,只有屏幕照亮他的脸。
娜娜的声音忽然响起。
“检测到文本修改频率上升百分之四十。”
“嗯。”
“你已连续工作三小时十七分钟。”
“还差一点。”
“需要我帮你朗读一遍吗?”
“不用。”
他删掉“我认为规则重要”,换成“我怕没人再敢相信一点点公平”。
然后合上终端。
又打开。
把标题从“那年我没被抓住的三次冒险”改成“我没被抓住,但我怕了”。
这一次,他没再删。